风水罗盘使用讲解

风水罗盘使用讲解

风水罗盘又称罗经,取包罗万象、经纬天地之意义。

罗盘一般由地盘和天盘组成。罗盘上有正针、缝针、中针之分;有金盘、银盘之分;有内盘、外盘之分;有天、地、人三盘之分。有的风水先生用正针度天,有的用正针格龙;有的用缝针测地,有的用缝针定坐向。没有统一规定,风水先生各行其是,都自称正宗,都说秘受先师真传。

地盘是正方形,或称托盘,上有十字形两条线,中间凿有一个凹圆。天盘是圆形,盘底略凸,置于地盘的凹圆上可以旋转。天盘中间装有一根指南针,或称磁针、金针,大致指向南方。

天盘上的指南针。风水先生称为正针。正针所指的方向实际不是正南。为了测定正南,又设立了缝针。缝针与正针之间形成磁偏角。天盘和地盘象征天圆地方。 

罗盘使用的关键是看针。如果要知道某穴或某屋的方向,就将罗盘放在穴的石碑上,或房屋门脚正中,或院子的天井中,垫上三寸厚的米,把米压成水平面,米上放地盘。清除四周的金属物然后用洁水洗净天盘,将指针连掷两三次,看针是不是都指在同一方向棗子午线。就象中医号脉一样,对于针的晃动,风水先生归纳为"八奇":一搪,惧也,浮而不定,不归中线。说明地下有古板古器。二兑,突也,针横,不归子午,说明地下有金属。三欺,诈也;针转而不稳。四探,击投也,半沉半浮。五没,说明地下有铜器。六遂,不顺也,针浮而乱动。七侧,不玉也,偏东或编西。八正,收藏中线。前七奇皆不吉。只有第八为吉。风水先生如果要格水的方向,就用罗盘(托盘)正中的红线(有的用白线)指定水口交合之处,再转动圆罗盘,使磁针与天池海底线平行,再看红线在圆盘上指的是什么字,就可根据风水理论推定方向的吉凶。如果方向不合适i就要调整罗盘,直到吉利为止。格龙砂、穴位、建房屋都是采取这种方式。

圆盘上的圈层有的简略,有的复杂。少则三层,多则四十多层。每层都有文字或符号,都有特定的意义。在沿海的福建漳州、广东兴宁,内地的安徽休宁、江苏苏州都有不同的罗盘。

第一层是天池,即太极,或渭天地。磁针居于中,红头指向南方,黑头指向北方。风水先生认为:太极化生万物,一为太极;二为两仪(阴阳、乾坤);三为三财(天;地、人);四为四象(东、南、西、北);五为五行(金、木、水、火、土);六为六甲(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七政(日、月、五星);八为八卦(乾、坤、艮、巽、震、坎、兑、离);九为九星(文、破、廉;禄、巨、武、弼、贪、辅);十为洛书成数九加一。风水先生还认为:立规矩、权轻重、成方圆,莫不由金针与天池始定。如果罗经无天池,则子午无定,阴阳莫分,八卦九宫不能别,龙向气脉无由而稽。金针动而为阳,静而为阴。子午中分为两象,两仪合卯酉为四象,四象合四维为八卦,八卦定方位,于是天道成、地道平、人道立。

第二层是八卦。或为先天八卦,或为后天八卦。八卦有四阴四阳,各有方位。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方位不同。后天八卦还与洛书结合起来,内容十分复杂。相地时,坎龙不立辰向,坤龙不立卯向,震龙不立申向,巽龙不立酉向,乾龙不立午向,兑龙不立巳向,艮龙不立寅向,离龙不立亥句。

第三层九星。古代对九星的说法不一,或者认为是四方和五星,又认为是北斗七星和辅佐二星。风水术中的九星是贪巨禄文廉武破辅弼(死或作温),它与二十四山向、五行相配合,组成艮丙贪狼木、巽辛巨门土、乾甲禄存土、坤乙辅粥木、坎辰申癸破军金、兑丁巳丙午武曲金、离壬寅戌文曲水、震庚亥未廉贞火。

第四层天星。天星有天皇、天厩、天鬼、天乙、少微、天汉、天关、天战、天帝、南极、天马、太微、天屏、太乙、太罡、天官、天命、天苑、天棓、天市、天厨、天汉、天垒、天辅共24个。天鬼或为天魁'、天苑或为阳玑、天汉或为阴光。天乙即天一,天极即北极星,天汉即银河,天棓、天汉等出自《史记·天官书》。风水先生认为:天垂象示吉凶,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下映二十四山。星有美恶,故有吉凶。诸星中以紫微、少微、天市、太微为天星四贵,除少破外,三贵均有立图建都之验。凡星下照地穴,金木水火土合局则吉,不合局则不吉。

第五层地纪二十四位。这是内盘,又称正针。二十四向由八个天干、十二个地支、以及乾坤巽组成。为什么要取二十四这个数字呢?风水先生认为这是天地之成数,天数二十有五去一、地数三十去六,都是二十四。此数上应天时二十四节气,下行地中二十四山方。二十四方位的排列是:正北坎卦王子癸、东北民卦丑艮寅、正东震卦甲卯乙、东南巽卦辰巽巳、正南离卦丙午了、西南坤卦未坤申、正西兑卦庚酉辛、西北乾卦戌乾亥。二十四位的用途是定山向、辨水向。当盘中指数指向某节气,则生气临在对应的一方。正针所指方向即磁极子午。它反映的是地球方位,故又称地盘。

第六层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立春始艮、大寒终丑,以推五运金木水火土,以察少阴少阳太阴太阳。

第七层穿山七十二。用六十甲子加八干四维共七十二,称为穿山,以应七十二候。七十二龙分布在二十四位之下,每位下有三龙,十二支有六甲。穿山即穿定来龙。搞清了来龙属何干支,才可以辨别吉凶。所谓壬山只可坐癸亥、甲子两方;子山只可坐丙子、庚子两方。八干四维处于空格中,如指数在此几格则凶。

第八层分金。在正针二十四山之下,每山各设五位,合一百二十,用以避孤虚龟甲,称为分金。

第九层中盘人纪二十四位,或称中针人盘。风水先生认为:先有天地,后有人,故人盘居天地盘之中,子午对准内盘的壬子和丙午之间。处于二十四山方位向右错开半格,属于北极子午。风水先生称之为上关天星厘度气运进退,下关山川分野地脉赖否。

第十层同第八层,稍有错开一

第十一层透地六十龙;风水先生认为:透如管吹灰,气由窍出。五气行平地,发生万物。地有吉气,土随而起。气透于地中,气雄则地随之而高耸,气弱则地随之而平伏,气清则地随之而透美,气浊则地。随之而凶恶。在拨弄针盘时,对六十龙的解释各有不同。如果透得甲子冲山,就会女哑男痨;透得丙子,就会富贵双全,等等。

第十二层口诀。配合透地六十龙解释吉凶,如"甲子气七壬三亥,为小错,甲子冲山,出黄肿、疯疯颠颠,女哑男痨,若见上水棺内有泥浆,口舌官非巳酉丑年应"。

第十三层十二次。先哲将周天分为十二次,用以观测日月五星的运行和节气。十二次大致是按星象来决定的,其名称是寿星、大火、析木、星纪、玄枵、{女取}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

第十四层十二分野。先哲把天象和地面上的一些地方相配合,这就是分野观念。风水先生认为:食禄有方,只有善于推测方位,才能得到吉祥。

第十五层外盘缝针。外盘子午在内盘(正针)子癸、午丁之间,故称缝针。有的风水先生主张用缝针,认为缝针比正针准,可以消去来之水,辨休囚旺相之方。缝针指桌影子午。由于它测定的南北向是太阳的光影,故又称天盘一。

第十六层同第八层,稍错开。

第十七层同第十一层,稍错开。

第十八层宿度五行。

第十九层周天宿度。先哲以二十八宿作为测天的基础,二十八宿是角、亢、氏、房、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昂、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翼、轸。它们各按一定度数分布在罗盘上,周长共三百六十五度。

风水罗盘之奇针八法

罗盘,不同于一般的指南针,其周围配上八卦、阴阳、五行后,对气场的感应比指南针更加灵敏,古圣贤按照罗盘天池内的异常动作,来推断其处气场可能发生的变化,即奇针八法。

一、搪针:

指针摆动不定,不归中线。断为此地有怪石深潭,居之有祸,若针在巽巳丙位泛动,则九尺之下有古板古器等,居之出酒色女子,巫师、孤寡贫困之人。

二、兑针:

针头上突,又称浮针,说明有阴气介入,但此为善阴,不是自家已故先人,就是福神护法。

三、沉针:

针头下沉。说明有阴气介入,此阴非恶阴,但为冤死或非正常死亡者,会使常人感到不适。

四、转针:

指针转而不止。恶阴介入,怨恨之气徘徊不停,居住必有伤害。

五、投针:

指针半浮半沉,或上浮不达顶,下沉不达底。地下有坟墓,居之必多哭,且需防官司口舌。

六、逆针:

针归中线不顺,或针头斜飞。此地出忤逆之人,并人财两败,无风水可言。

七、侧针:

针已静止,但不归中线。此地为神坛古刹,住家不可。

八、正针:

无异样且不偏不斜,此地为正常之地,可以考虑其他方面而斟酌用之。

奇针八法虽然解释涉及到怪力一说,但是勘察地理者不可不明。随着我们对于风水的研究越来越深,而遇见的各种事情,也是非常理和已知科学能够解释的。在这里公布的针法,也只是为了交流之用,并无其他目的,仅供参考。

先师有训:逢申日不可用罗盘,是为罗猴日。

罗猴日克风水相师。

修仙认为申时之后亦不可用,是时夕阳西沉,阳消阴长,地气荫动。

罗盘的使用

罗盘是风水操作的重要工具,它的基本作用就是定向。在我们认识风水理气学问时,首先要学习以罗盘定向的基本方法。

罗盘学名为罗经,创自轩辕黄帝时代,后经过历代前贤,按易经及河洛原理,参以日月五星七政及天象星宿运行原则,再察地球上山川河流,平原波浪起伏形态,加以修正改良制造而成,用于测定方位和勘察地形,堪与地师及海员大都称它为“罗盘”或“罗庚”,很少称为“罗经”。

说到罗盘的使用方法,如果是详细讨论的话,相信要花上好多篇幅。因为它包括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本篇只从简单使用方法来谈谈。

罗盘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三元盘、三合盘、三元三合两用盘、易盘、玄空盘及各派所用户的独特盘。但无论是那门那派的罗盘,中间必有一层是二十四山方位的,从北方开始依次序排列分别是壬子癸、丑艮寅、甲卯乙、辰巽巳、丙午丁、未坤申、庚酉辛、戌乾亥等。共二十四个方位。如果你是一个指南针,你可以发觉罗盘与指针

相对的度数如下:

方位 卦位 二十四山 角度

壬 337.6 - 352.5

正 北 坎 子 352.6 - 22.5

癸 7.6 - 22.5

丑 22.6 - 37.5

东北 艮 艮 376 - 52.5

寅 52.6 - 67.5

甲 67.6 - 82.5

正东 震 卯 82.6 - 97.5

乙 97.6 - 112.5

辰 112.6 - 127.5

东南 巽 巽 127.6 - 142.5

巳 142.6 - 157.5

丙 157.6 - 172.5

正南 离 午 172.6 - 187.5

丁 187.6 - 202.5

未 202.6 - 217.5

西南 坤 坤 217 - 232.5

申 232.6 - 247.5

庚 247.6 - 262.5

正西 兑 酉 262.6 - 277.5

辛 277.6 - 292.5

戌 292.6 - 307.5

西北 乾 乾 307.6 - 322.5

亥 322.6 - 337.5

清楚了二十四山的方向后,现在要看看罗盘的形状。

罗盘中央是一个圆形天池(即定向用的指南针)。外面是铜面黑底金字的活动转盘,称内盘或圆盘。盘上一圈圈的堆满着字,习惯上一圈叫做一层。其中有一层是二十四方位,最外是一方形盘身,称为外盘或方盘。盘身以来用花梨木制造的最为耐用,但重量比一般木制盘重。

外盘有四个小孔,分别有两根鱼丝或胶线以十字形穿于四边中间的小孔内,它是用来定坐向的。

罗盘的使用主要是中央的磁针,天池外的内盘是钢制的,天池底色一般是白色的,底部划有一红色直线,有一端是有两个红点在红线的左右,红线是以南北定位的,有红点的一方是子方(正北方),另一端是午方(正南方),上面有一根很灵敏的磁针,磁针有一端是有一个小孔的。

使用罗盘时,双手分左右把持着外盘,双脚略为分开,将罗盘放在胸腹之间的位置上,保持罗盘水平状态,不要左高右低,或者前高后低。然后以你的背靠为坐,面对为向,开始立向。

这个时候,罗盘上的十字鱼丝线应该与屋的正前、正后、正左、正右的四正位重合,如果十字线立的向不准,那么,所测的坐向就会出现偏差的了。

固定了十字鱼丝的位置之后,用双手的大拇指动内盘,当内盘转动时,天池会随之而转动。一直将内盘转动至磁针静止下来,与天池内的红线重叠在一起为止。

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就是磁针有小孔的一端必须与红线上的两个小红点重合,位置不能互掉。这时显示坐向方的鱼丝线(是横的那一条)与内盘各层相交。我们要找寻的各种数据和资料,就显示在这条鱼丝线所穿越和涵盖的区域上。

然而,罗盘上有十多二十层,究竟那一层才是坐向呢?就是二十四山那一层了。它就在天池附近。鱼线向方上的那一个“山”,我们用它表示向,鱼丝坐方上的那一个“山”,我们用它表示坐。

譬如说,向山是子,坐山是午,我们便称之为坐午向子。

知道自己宅中的坐向后,将罗盘放在全屋的中心点,便可以由坐向求出全屋的方位(或宫位)。

大多数流派的风水师在堪察风水时都需要使用罗盘,它是风水师堪天舆地的重要工具。作为业余的玄空爱好者,懂得罗盘的基本用法,对于交流或咨询风水实际问题是很有必要的。无法准确说明风水实例的确切坐向,手头没有罗盘度量是一回事;有罗盘未能准确使用又是一回事。

度量阴宅的坐向,一般是站立在墓前双手持罗盘于腰间位置,当判断罗盘边线(有方形外框的)与墓碑正面处于垂直状态后,调整盘面使指针对准磁北点,以“天心十道”压住的前后度数则为山向度数,靠墓碑方为山,靠身体方为向。为了准确起见,最好从墓碑前开始测,再逐步后退多选一到两个点测定;如果墓碑光滑平整,则可以先把罗盘的边框平压在墓碑上,测定后在后退几步,检查一下是否一致。假如使用的是圆式罗盘,最好的办法象木工锯板或泥水工砌墙一样使用“定线法”,即先拉一条与墓碑垂直的纱线(一般用红纱线),再将罗盘平置于线的下端度量。当然,有方形外框的罗盘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度量,不过费时一点,也得先准备一段纱线及固定线的辅助物。

读数时也要小心。假定在墓前测定,罗盘靠墓碑方“天心十道”的红线压在350.5度,靠身体方压170.5度(两者相差度数一定是180度),则此墓坐山350.5度、朝向170.5度,即壬山丙向兼子午,子午正针必定偏在右手方。若癸山丁向兼子午,子午正针必定偏在左手方。若罗盘上没有标示周天度数,则先找属何卦何山,再看压线何分金(一百二十分金)。当立子山午向在中位线上时,以周天度数看坐山为360度(0度),朝向为180度。壬山的中位线是345度,其癸亥分金中位线是351度,因此350.5度仍在壬山的癸亥分金内;但用癸亥分金已属兼卦即壬山丙向兼子午,必须用替。其六运星盘为到山到向格局。

六运 壬山丙向 兼子午

罗盘“三盘三针”的应用

1、地盘——用于立向——在太极点上置“指南针或罗盘”测出四面八方,阳宅太极

点在宅中;阴宅太极点在坟顶中央。

2、人盘——用于消砂——看山峰、楼、树、墙、堆砌物、塔、烟囱等。

3、天盘——用于纳水——看水的来去或路的走向。如水、河、溏、池、井、厕所

(浊水)养鱼(动水)、门窗(动水)、路或平地(虚或假水)等。

八卦属性纳水法:

1、乾艮坤巽属木。

2、乙辛丁癸属土。

3、子午卯酉甲庚丙壬属火。

4、辰戌丑未属金。

5、寅申巳亥属水。

八卦属性:

1、木克土为财。

2、水生木为贵。

3、木见木为旺。

4、木生火为泄。

5、金克木为杀。

使用方法:

如坤山艮向兼未丑,坐丁未向丁丑分金,升卦四爻,变成卦“雷风恒卦”查《巨门八局抽爻换象》。坐山升卦四爻、变成“雷风恒卦”查断语即可。雷风恒、震八木、巽二木。此卦断:东厨得位、二木成林、功名利。田产兴、长男长女正配和顺、子贵孙贤、兄父分恭、富贵双全、科甲连绵。注:此卦断语可参阅(三合三元罗经用法大全414页《巨门八局抽爻换象》。

指南针使用方法

学习风水,必须知道楼宇的方向,现在便教大家利用指南针来测出八个方位。

指南针内的小磁针,是指着南北的,而在磁针的底都,印有一条直线及E、S、W 、N等字。

使用方法:

1、站在屋内的中心点,拿出指南针来。

2、然后令指南针内的磁针,与底部的直线重叠。

3、一般来说,比较优质的指南针有两种颜色,而磁针颜色与底部直线的颜色是一样的,这便是北方。

例如磁针的颜色是一半红色、一半黑色,而底部直线是红色,把磁针叠在直线上,因为底都是红色,磁针红色部分所指,便是北方了,而直线的开始有S字便是南方,有N字便北方,余下有W字便是西方,E字便是东方。

而磁针叠上直线后,亦可从度数推算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方 位 ┃ 卦 位┃ 角 度 ┃

┣━━━━╋━━━╋━━━━━━━━┫

┃ 东 方 ┃ 震 ┃ 67.5—112.5 ┃

┣━━━━╋━━━╋━━━━━━━━┫

┃ 东 南 ┃ 巽 ┃112.5—157.5 ┃

┣━━━━╋━━━╋━━━━━━━━┫

┃ 南 方 ┃ 离 ┃157.5—202.5 ┃

┣━━━━╋━━━╋━━━━━━━━┫

┃ 西 南 ┃ 坤 ┃202.5—247.5 ┃

┣━━━━╋━━━╋━━━━━━━━┫

┃ 正 西 ┃ 兑 ┃247.5—292.5 ┃

┣━━━━╋━━━╋━━━━━━━━┫

┃ 西 北 ┃ 乾 ┃292.5—337.5 ┃

┣━━━━╋━━━╋━━━━━━━━┫

┃ 正 北 ┃ 坎 ┃337.5— 22.5 ┃

┣━━━━╋━━━╋━━━━━━━━┫

┃ 东 北 ┃ 艮 ┃ 22.5— 67.5 |

万安罗盘使用方法

万安罗经的使用法

万安罗经是测量方向或位置的仪器,经过历代的使用与改进,阳宅学上普遍均用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罗盘仪又称罗经。

万安罗经的构造包括:

(一)中央之透明玻璃小圆盒,内含:

(1)带钗形头的磁针。

(2)底盘上之红线,以南北轴的基准。

(3)红在线一端之两旁画有两点,两点处即指著北方。

(二)小圆盒外镶一木制转盘,上有各种用途不同之刻度,以供测量定位。

(三)最外一层为一方形盘座,用以固定玻璃小圆盒及木制转盘。

上系二透明垂直之交叉线,以测量时之基准。

查看罗经标示放大图

四:简易罗经平面图

第一层显示方位名称。

第二层即是以地球磁力线为基准者,一般称为地盘,用以测量屋内各种器物之方位。

第三层即是地盘之纳音层。

第四层即是以地球子午线为基准者,一般称为人盘,用以测量屋外形势。

第五层即是天盘。

罗经因于应用上的不同,有各种层次。一般少则二、三层多则数十层。图四为一简易罗经图平面图。

第一层显示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八方,其中

东方包括甲、卯、乙三个字。

东南包括辰、巽、巳三个字。

南方包括丙、午、丁三个字。

西南包括未、坤、申三个字。

西方包括庚、酉、辛三个字。

西北包括戍、乾、亥三个字。

北方包括壬、子、癸三个字、

自甲卯乙至壬子癸共二十四个字、每字占15度即成了第二层。

第二层即以地磁子午线为基准来测量房宅内各种器物之方位。一般称此层为地盘。

第三层为配合第二层使用时,所需考虑的纳音问题。于第二层每一个字下均有三格,包括两种至三种纳音或一空格。

例:

南方丙字下则有丁巳(纳音土)、庚午(纳音土)及一空格。

又例:

西北方戍字下则有丙戍(纳音土)、戊戍(纳音木)及庚戍(纳音金)三种不同之纳音。一般除了确定方位外,还需考虑该方位之纳音是否与出生年之纳音相生或相同。设方向为壬向时,壬字下包括癸亥(纳音水)及甲子(纳音金)。

若出生年之纳音为木时,则当对准癸亥方向为佳。

若出生年之纳音为金时,则当对准甲子方向为佳。

若出生年之纳音为水时,则甲字方向或癸亥方向均可。

若出生年之纳音为土时,则甲字方向尚可用。

若可调于空格处。即调于癸亥与甲字之间。

谁发现了磁偏角?

北宋沈括(1031—1095)不仅记录了各种指南针的使用方法,而且亲自进行试验,以比较它们的优劣。在利用悬缕法进行测试时,沈括发现磁针所指并非方位盘上的正南方向,其南端“常微偏东”,从而首次发现并记录了地磁偏角现象。

北宋沈括(1031—1095)不仅记录了各种指南针的使用方法,而且亲自进行试验,以比较它们的优劣。在利用悬缕法进行测试时,沈括发现磁针所指并非方位盘上的正南方向,其南端“常微偏东”,从而首次发现并记录了地磁偏角现象。

我们知道,磁性物质都有两极:磁南极和磁北极。两个磁性物质相遇时,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地球内部有一个由地核形成的巨大磁场,其磁轴北极位于地理上的北极点附近,磁轴南极位于地理上的南极点附近。磁针处于静止状态时,磁南极指向地磁北极方向,磁北极指向地磁南极方向。地球地理上的南北极点是固定不变的,但不与地磁北极和地磁南极位置重合。因此,指南针指示方向就与地理上的正南正北方向有一定的偏差,这一偏差角度称为磁偏角。此外,地磁北极和地磁南极的位置还会随时间的流逝而不断变化。不过,这些显著变化都需要漫长时间,某一有限时间段内,地磁极的方位仍可看作是基本不变的。中国古人正是因为最早发现了磁偏角现象,能够在确定方向时予以校正,从而保持正确的航向,避免浪费时间及发生触礁。

磁针南极永远与地磁北极方向平行,但由于地表为球形,在北半球,以地表水平面为参照系,磁针总是指向地表水平面的斜上方。磁针与地表水平面之间的夹角称为磁倾角。北宋曾公亮(999—1078)在《武经总要》中介绍了一种指南鱼的制作方法。先将鱼形铁片烧红,这时铁片内部的磁畴分布杂乱无规律。然后将其放入水中冷却,令铁鱼头尾指向南北方向。此时,在地磁场作用下,铁片内部的磁畴会沿地磁场方向定向排列。随着铁鱼冷却,这种定向排列方式被固化下来,铁鱼因此具有了磁性。值得注意的是,书中提到,入水冷却时要将指北的鱼尾稍微向下倾斜,这表明至少在北宋时期,中国古人就已经发现了磁倾角现象,并在实际制作指南鱼时适当予以校正。金属指南鱼的制造是世界上最早利用地磁场进行人工磁化的实例。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与验证了磁针“常微偏东,不全南也”的磁偏角现象,比西欧记录早 400年。英国人罗伯特·诺曼(Robert Norman)发现一根磁针用绳子在半中间吊起来,跟水平形成一偏角,他将这称为磁偏角。1581年,他在自己的《新奇的吸引力》一书中发表了他的发现。

各个地方的磁偏角不同,而且,由于磁极也处在运动之中,某一地点磁偏角会随时间而改变 。许多海洋动物可以感应到磁偏角并利用它来识途 。

磁偏角是磁场强度矢量的水平投影与正北方向之间的夹角,变即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之间的夹角。如果磁场强度矢量的指向偏向正北方向以东称东偏,偏向正北方向以西称西偏。磁偏角可以用磁偏测量仪测出来。

磁偏角的度数是测量出来的,不是计算出来的。

在绘图时,将此前对磁偏角的实际测量值标在地图(特别是海图,普通地图标磁偏角的少)上。当然,磁偏角的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我国东部地区磁偏角为西偏,甘肃酒泉以西多为东偏。

地磁极是接近南极和北极的,但并不和南极、北极重合, 一个约在北纬72°、 西经96°处;一个约在南纬70°、东经150°处。磁北极距地理北极大约相差1500km.

在一天中磁北极的位置也是不停的变动,它的轨迹大致为一椭圆形,磁北极平均每天向北移40m。磁北极大约于2005年进入俄罗斯境内。

在我国,正常情况下,磁偏角最大可达6度,一般情况为2-3度。

地图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是大多数地图的方向,但这可不是通用原则,如果地图上有方向标,可以通过方向标了解到这些。

磁偏角还是不断有规律变化的,地图上的磁偏角只是测图时的磁偏角(磁北比真北偏右,加上磁偏角;磁北比真北偏左,减去磁偏角;在我国一般是减去)。使用地图本身所注的磁偏角要注意出版年限,地图太老误差较大。

计算方法

关于用经纬度计算距离

在地球赤道上环绕地球一周走一圈共40075.04公里,而一圈分成360°,1°为60′,每一度一秒在赤道上的长度计算如下:

40075.04km/360°=111.31955km 15″。

111.31955km/60=1.8553258km=1855.3m

而每一分又有60秒,每一秒就代表1855.3m/60=30.92m

任意两点距离计算公式为

d=111.12cos{1/[sinΦAsinΦB十cosΦAcosΦBcos(λB—λA)]}

其中A点经度,纬度分别为λA和ΦA,B点的经度、纬度分别为λB和ΦB,d为距离。

至于比例尺计算就不废话了

也许上面的冗长又深奥的回复让你大头了吧?

简单地说,也就是

1.不同的地方地磁偏角也不同!

2.正常情况下,我国磁偏角最大可达6度,一般情况为2-3度

3.东经25度地区,磁偏角在1-2度之间;北纬25度以上地区,磁偏角大于2度;若在西经低纬度地区,磁偏角是5-20度;西经45度以上,磁偏角为25-50度,在我国,正常情况下,磁偏角最大可达6度,一般情况为2-3度。

地球磁场是在不断变化的。它有长期变化和短期变化。地球磁场的短期

变化部分,即上述的地球变化磁场;除去短期变化部分,便是地球基本磁场,

即上述的偶极磁场。 地磁要素的长期变化,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它首先表现为地磁

场的向西漂移。例如,0°磁偏线与赤道的交点,近 400 年来已西移 95°。

其次,磁场强度有稳定的衰减,近百年来,基本磁场强度衰减了 5%。如果 照此速度继续衰减下去,那么,基本磁场将会在 2 千年后消失。另外,磁极也在 移动,如地磁北极的纬度逐年递增 0°.004;其经度每年向西增加 0°.007。

关于分类

地磁要素的短期变化,来源于电离层及太阳活动的影响,变化形态比较复杂,分平静变化和干扰变化。

平静变化是经常性和周期性的变化,有太阳日变化、太阴日变化和季节 变化。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影响地球大气电离层的状况,从而造成各地的 磁场以太阳日为周期的变化。地磁强度的水平分量的太阳日变化,可达 0. 03

——0.04μT,约为水平分量的 0. 5 %;地磁偏角的变化可达 10′。月球对

于地球大气的潮汐作用,使得一部分大气以太阴日为周期,运行于地球各部 分之间。这种变化包括大气电离层的变化,因而造成各地磁场以太阴日为周 期的变化。它的变化幅度很小,磁场强度水平分量的变幅只有千分之几 μ T,约为水平分量的 0. 05%;地磁偏角的变幅不到 40″。太阳直射点的南 北移动,以及随之而来的太阳辐射能在地球上的分布的季节变化,造成地磁 要素的太阳日变化的幅度因季节而变化。一般地说,夏季太阳日变化的幅度 较大,冬季较小。

地磁要素的干扰变化要复杂得多。小的干扰多半是区域性的,次数频繁, 变幅很小。大的干扰是全球性的,次数较少,平均每年 10 次左右,变化幅度 较大。特大的干扰称磁暴。磁暴发生时,磁针不安地扰动不止;在几小时到 几日内,磁场强度的变化可达十分之几甚至几个μT。磁暴的发生与太阳活 动直接相关。来自太阳的高能粒子,不仅干扰地球磁场,同时破坏大气电离层结构,中断无线电通讯,高纬度地区出现极光。

中国各地磁偏角

地名 磁偏角

漠河11°00'

齐齐哈尔9°54'

哈尔滨9°39'

长春8°53'

满洲里8°40'

沈阳7°44'

旅顺6°35'

北京5°50'

天津5°30'

济南5°01'

呼和浩特4°36'

徐州4°27'

上海4°26'

太原4°11'

包头4°03'

南京4°00'

合肥3°52'

郑州3°50'

杭州3°50'

许昌3°40'

九江3°03'

武汉2°54'

南昌2°48'

银川2°35'

台北2°32'

西安2°29'

长沙2°14'

赣州2°01'

衡阳1°56'

厦门1°50'

兰州1°44'

重庆1°34'

遵义1°26'

西宁1°22'

桂林1°22'

贵阳1°17'

成都1°16'

广州1°09'

柳州1°08'

东沙群岛1°05'

昆明1°00'

南宁0°50'

湛江0°44'

凭祥0°39'

海口0°29'

拉萨0°21'

珠穆朗玛0°19'

西沙群岛0°10'

曾母暗沙0°24'(东)

南沙群岛0°35'(东)

乌鲁木齐2°44'(东)

罗盘的底盘正方形,代表地,中间圆形,代表天,称为天圆地方。

放置指南针的地方称为天池,指南针的其中一端好象一对小牛角,那个方向是北方。另一端所指的是南方。天池的底盘有两个小红点,将小牛角移至两点中央,那便是正北方。

罗盘上红色代表吉祥,黑色代表凶险。这是术数师为方便后学者而设计的。

罗盘的间置的时候必须平放,才可以令磁针保持在间适锝状态。如果侧放,令磁针打侧跌在固定位置,很快便灰失去功效,这一点大家必须留意。

放置罗盘的时候,亦要留意附近是否有电流或磁石,有的话同样令磁针很快便失效。

一个专业的风水师要带备两个罗盘。当发现磁针不稳定的时候,便要拿出第二个罗盘,去确定是磁针失效,抑或受磁场干扰。

相传蚩尤被黄帝打败之后,灵魂附于指南车之内,所以罗盘有被视为有辟邪之说。

有人将罗盘视为辟邪之物,用原理去解释,罗盘上包含所有五行八卦,的确可以产生平衡五行的作用。而且灵界最怕接触诞生与死亡,因为灵界滞留在没有时空的境界当中,最怕被人提醒时间观念。罗盘正好代表时空,由此推论,灵界的确很怕见到罗盘。

那么罗盘是否需要开光?我之前已经说过,风水不是符法,不是神通,并不需要向着罗盘念经和施法。

实战之窍门

当要找出家宅坐向的时候,究竟应该站在那个位置去量度?这是历代风水师的秘技,我破例在这里公开。

要准确量度一间屋的坐向,你要站在大门之外,距离大门口七个脚印的位置(即约三步的距离),面对着大门口去量度。

你将罗盘放在胸前,罗盘的边线与大门口互相平衡,这样便可以准确地找出这间屋的山向。

古时所有人都住在独立的楼房之中,要找出山向非常容易。

现代大多数人都住在高楼大厦之内,根据我的实战经验,由地面至五楼的单位,受地面磁场的影响较大,须以整座大厦的坐向为单位本身坐向,量度的时候,要站在大厦正门之外七个脚步去量度。

不说不知,基本上层数越低,代表越好风水。理由是风水受地气影响,你住在摩天大厦的顶层,地气不足,风水的变数也越多。

所以最值钱一定是地铺,有钱人亦一定住在独立洋房之中,这样才能真正吸纳地气的磁场。

假如你所住的屋并非位于理想的山向之上,有些风水师建议你将大门改成斜角或另一个方向,以求将房屋的山向改变。

但实际的经验是,这种改变的功效只能维持很短时间,理由是这种变动不能将整座大厦的气场改变过来。

到山到向

我刚才已经说过,风水受时间,即理气的影响。从二00四年至二0二三年,地球进入二十年的八运当中。我稍会再详细讲解八运的计算方法。

在八运之中,以下六种山向大旺发,称为[到山到向],坐落这些方位之上的家宅,丁财两得。

● 乾山巽向 ●巽山乾向 ●丑山未向 ●未山丑向 ●巳山亥向 ●亥山巳向

上山下水

与[到山到水]相反的,是[上山下水]之局,这是大凶之局,坐落于这些方位的家宅,丁财两失。

●坤山艮向 ●艮山坤向 ●寅山申向 ●申山寅向 ●辰山戍向 ●戍山辰向

大家可以检查自己的家居是否属于以上山向。这是入门练习用罗盘的第一个习作。

我每年在通胜中会列出该年忌用的九个方位,大家参照通胜,可以知道每年有那些方位不宜用事,例如不宜动土或安葬等。这是很重要的一个信息。

学风水不能不知道每年的凶方。例如太岁位便是每年不一样的重要方位。

招财的风水物:天禄 貔貅 招财手 八运燕 鱼敦撒网 五指水 聚财坊

一、挑选一个好的罗盘

罗盘是风水师审龙、消砂纳水、立向布局的主要工具。工具的质量好坏关系到测量的精度,并直接影响立向布局的准确性。所以,风水师

对罗盘是很挑剔的。要作好风水,必须知道什么样的罗盘才能在实际上使用。

罗盘是由海底、内盘、外盘三大部件构成的,三大部件的质量都与罗盘的测量精度有密切关系。

海底:

1、海底的园盒应是标准的园柱形,海底底部的定位十字线应正交,即呈九十度角。

2、顶针应固定在海底十字线的交点上,并与海底的底面垂直,顶针的尖头不能有损伤,如果尖头受损,磁针的转动就会不灵活。

3、磁针必须通直,有足够的磁性,两头的重量应一致。

4、海底盖最好是玻璃,用有机玻璃或塑料做盖子容易产生静电,对磁针有吸附作用,会影响测量精度。

5、盖上玻璃盖时,倒转海底,磁针应保持不掉下。将海底放入内盘时,应特别注意海底线的北要与内盘的子山正中对准。

内盘:

1、内盘上各圈层上的内容是风水罗盘的主要部分,要求盘面平整光滑、分格准确,字迹清晰。

2、地盘二十四山的子午卯酉应分别与周天三百六十度0度、180度、90度、270度重合,其他各盘都要按照罗盘的标准设置,各得其所。

3、内盘的内外园必须标准,放进外盘后,与外盘的间隙应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宽紧适当,间隙太小则转动不灵活,间隙太大则会影响测量

精度。

4、内圈宜稍紧,以使海底固定不松动。内盘圆心应与海底同心。

外盘:

1、外盘必须是标准的正方形,四个边不弯曲、歪斜,放置内盘的园凹的圆心应在外盘的几何中心。

2、盘面应平整光滑。

3、天心十道是读取内盘上各层内容的指示线,四个穿线孔必须分别定位于外盘四个边的中心点上。

4、有水准泡的罗盘,当两个水准泡的气泡都在中心时,海底的磁针应与盘面平行。

市面上所卖的罗盘由于产地的不同,质量有好有次。购买罗盘时可按照上面所详列的要求去挑选。

二、外盘的校准与调整:

1、用标准的量角器,分别对外盘的四个外角进行测量,检查是不是九十度,误差如超过0.1度应进行打磨。

2、检查天心十道线是否分别与四条外边平行,如不平行,应适当调整穿线孔的位置。检查四个穿线空是否分别位于四个外边的中点,如果

偏离中点,应重新开孔。

3、检查天心十字线的交点是否对准磁针顶针的顶点。

4、分别用天心十道的四个端点对准内盘的周天0度,检查其余三个端点是否准确指向90度、180度、270度,如果有误差,应详细查清原因

,适当调整穿线孔的位置至合格为止。

三、罗盘的保管与维护:

罗盘是堪舆师的基本工具,不用时应放在干净、稍为隐蔽的地方,如果家里祀奉了杨公神位,最好放在杨公神像的神坛上。在外出旅途中

,特别是乘坐摩托车时,应把海底取出用布或纸包好,随身带在上衣口袋上,防止旅途颠簸损害顶针。

在使用罗盘时,要注意防止日光爆晒、雨淋,特别是铜面罗盘,爆晒容易加速盘面脱落。使用后要用软布擦干净。当内盘转动不灵活时,

可将内盘取出,在内盘底部涂上石蜡。

四、罗盘使用须知:

罗盘是采用磁力原理,利用磁针与地磁场异极相吸,同极相斥的原理来测量地平方位角的。磁场的异常、测量所在地有磁性物质、磁针的

磁性够不够强、磁针是否与地磁场的磁力线平行,对测量精度均有影响。

所以,用罗盘测量时,罗盘一定要端平,民间地师开盘时将罗盘放在盛满大米的盘上的方法是科学的,可推广之。

测量时应尽量避开磁性物质和能产生交变磁场的机器、家具、高压电线等。避免受到干扰。

地球磁场在太阳黑子活动高峰期会处于不稳定的状态,磁力线可能会在数度范围内摆动,地磁场不稳定的象征是平放的罗盘在静止状态下

磁针剧烈摆动,这时不能测量,应等到磁针完全静止后才能测量。

在磁针没有损害,罗盘的水准泡也准确的情况下,当端平罗盘时,磁针一边高,一边低,有两种可能:一是测量所在地存在较强的磁场源

,如地下有磁铁矿或永磁物质,二是海底的盖子是塑料盖,因受到摩擦而产生了静电。遇到这种情况要认真找出原因,分别处理。有磁铁矿的

地方是不宜建造阴阳二宅的,应另选地点。因静电影响的,只要消除静电就可继续测量。

磁针是用永磁材料制作的,使用时间太长,或受到高温、剧烈震动、放置的地方有较强的交变磁场等,磁性会变弱,此时,磁针显得很不

灵敏。应对磁针进行充磁处理,充磁时一定要注意极性,不可充反。

附、地平定位系统简介:

堪舆需要利用工具系统来准确测定地平方位。地平定位系统主要有:

一、日景定位系统:在没有发明指南针以前的古代,人们是用日景来定位的,日景测量的工具是日圭,当地时间的正午时,日景方位指向

地球的正南北方位。

二、天星定位系统:在数十万年内,北斗星的位置与地球北极的方位非常接近,故可以北斗星为参照物来确定地平方位。

三、地磁定位系统: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场,地球磁场具有相对稳定的特性。地磁定位就是利用磁针与地球磁场之间同极排斥,异极相吸

的原理来确定地平面的磁方位。地磁定位仪器有罗盘仪、经纬仪、电子罗盘仪等。堪舆用的罗盘实际上也是罗盘仪的一种。其优点是能直接测

量出磁方位角,经纬仪是精密的角度测量仪器,用经纬仪测量地平方位需要使用指南针确定起始方位角。所有的地磁测量定位仪器都存在易受

到磁性物质的干扰和受到地球磁场异常变化的影响的问题。

堪舆所用的方位自指南针问世后都是以磁方位为准。

四、陀螺仪定位系统:是利用高速旋转的陀螺,其中心轴永远不会改变方向的原理来测量相对方位的。它不须依赖磁场来定位,测量精度

最高,故可用于所有场合,宇宙飞船、超音速飞机、导弹的定位系统就是陀螺仪。缺点是价格仰贵,维护费用也高,而且使用时要用测量所在

地的标准磁方位校准才能用于测量磁方位角。

五、卫星定位系统:是通过多颗卫星(通常用三颗)同时对同一地点的测量进行比较来确定该地在地球上的位置。卫星定位仪虽然功能强

大,但目前的卫星定位仪的测量精度还不是很高。尚不能用于高精度的测量,当然不能用于堪舆。

为了解释中国罗盘的正针和七十二龙,同时节省篇幅,仅作理气方面的介绍,不作形法方面的介绍。

一、明堂选址(点穴)

找宅基地或寻找墓地,首先就是选址点穴。如何着手呢?穴场用罗盘,最妥当是在穴场用罗盘,在用盘之前要检查一下罗盘是否准确,检查的方法是,旋转罗盘的内盘,用外盘十字线的任何一条,一端使对正北方虚宿和危宿的界缝,另一端使对正南方张宿三度,审查天池内的红线是否与外盘南北十字线相吻合,如不吻合,必须移动指南针使海底红线与十字线吻合,然后把指南针固定,才可使用罗盘。观水口,人立穴场,两手端罗盘,以基本水平,指南针活动灵敏为度,用罗盘十字线对正与穴场等高的水口出水流线的交叉点,然后转动内盘,使指南针与天池海底红线相吻合,这时,可以观察十字线在罗盘缝针(天盘)是什么宫位,就是要被观察水口的宫位。

杨筠松地理术在罗盘天盘以双山及长生十二宫区分了四大水口,即四大局,金局,水局,木局和火局,每个水口有墓宫,绝宫,胎宫三个宫位,即金局水口;墓宫,癸丑。绝宫艮寅。胎宫,甲卯。木局水口;墓宫乙辰,绝宫巽已,胎宫丙午。才局水口;墓宫辛戍,绝宫坤申,胎宫庚酉。火局水口;墓宫辛戍,绝宫乾亥,胎宫壬子。

如果观水口时十字线所指宫位是艮,或是寅,那么就知道了是金局水口的绝宫。返过身来,用罗盘十字线对正入首龙的顶点,即来龙入首一节龙的最高点,旋转罗盘的内盘,使指南针与天池海底红线相吻合,然后观察十字线所指入首龙点在地盘七十二龙所指的是什么龙如果是庚辰、辛已、甲午、乙未、壬申、癸酉……龙,那么就知道入首龙是七十二龙的金龙入首。这样,水口属金,入首龙也属金,是共一个金卦,没有出卦,找墓地的点穴就完成了。

如果观入首龙不是金龙,就要移动穴场,移到是七十二龙金龙的穴场去,用罗盘格定是金龙了,再观察一下有没有脉线贯通到穴场,如果有脉线贯通穴场,那么,墓地点穴的工作也完成了。否则,又要移动位置,直到合格为止才算点穴完工。

其它水局、木局、火局都是同法观水口。

二、来龙证穴

来龙证穴,或称审龙,或称格龙。格龙的目的是审察起祖龙方位是否生旺龙,起祖龙的生气是否旺盛,以及来龙即起祖到入首每一节龙的驳换情况。

祖山,是指穴场来龙随龙水源头的最高或分支多的山。

祖山来龙方向,以生旺方来龙称为盛龙,其它方位就是衰龙了。

金龙袒山宜从东南方或西南方来。水龙祖山宜从西南方或西北方来。

木龙祖山宜从西北方或东北方业。火龙祖山宜从东北方和东南方来。

来龙驳换是很复杂的,大概区分为下列几种。

1、五气中一气到头驳换,即是水火金木土五气中任何一气到头(入首)驳换。如金龙,金龙,金龙到入首仍然是金龙。木龙、木龙,到入首都是木龙。

2、五气循序驳换到头合局。如金龙,水龙,木龙,火龙,土龙,金龙,又水龙……。

3、四气循序驳换到头合局。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又金生水,水生木……,或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都是四气循序。

4、三气循序到头合局。为金生水,水生木,又金生,水生木……。都是三气循序。

5、二气循序驳换到头合局。为金生水,水驳金,金生水,水驳金……。都是二气循序。

6、杂气驳换到头合局。没有一定的五行顺序,是三气以上诸行无序的驳换。为金,水,金,土,木,火,金,木……。没有一定的顺序,也无论是五行中三气,或四气,或有五气的驳换。其它还有许多形式的驳换,但入首一节一定要与水口同卦才能称为合局,各种驳换形式以一气驳换的生气最为旺盛,其次就是顺序驳换了。一气驳换必须与水口同卦才称是龙真穴的。如果是金气一气驳换,而水口又不是金龙水口而是其它木龙或火龙水口,就称为假穴。反过来称为假龙。当然,这是专门从理气方面论定的。

三、乘气;乘气,就是立向和坐穴。所谓乘气,就是乘生气,是地理术的主旨,即是郭璞《葬书》的主旨,生气就是土和水,在地理术称为龙水。乘生气,也就是乘龙气和乘水气。《葬书》说的都是龙,《青囊奥语》也说龙属阳,水属阴,只有阴从阳,阳不从阴。因此,乘生气主要是乘龙的生气,水的生气是从属,就是说,乘生气是乘龙气,附带也乘水气。”乙丙交而趋戊”,知道了乘火气的长生气,同时也就明白了水的帝旺气。知道了乘火龙的帝旺气,同时也就明白乘了水的长生气。所以乘气是以乘龙气为主。

杨筠松地理术乘龙气有两种乘法:

1、以七十二龙格龙以七十二龙坐穴乘气,这是杨筠松和曾文辿本人的做法,因为杨盘只有七十二龙,没有其它的龙。同时《青囊奥语》和《天玉经序》说的也是七十二龙,没有提到其它的龙。在许多的古墓,特别是宋代的古墓,其坐穴都是七十二龙,并有许多是坐龟甲穴的,因为七十二龙的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已、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戊、己亥龙都是龟甲穴。杨筠松新法地理术认为龟甲穴位生气过旺,称为硬穴不入,遇有龟甲即把水改拨流入衰宫,而另坐他穴。这是杨筠松地理术古法和新法的区别,同时杨曾本人扦神坛庙宇寺观是扦大空亡和小空亡,而新法都是扦龟甲穴,这也是新古法的区别。

2、以透地六十龙格龙,以七十二龙坐穴,这是杨筠松地理术新法的做法。透地龙的增设,据说是因为穿山七十二龙配于八干四维的正中有空亡龙,用来格龙会导致格到空亡龙。其次是不方便分配节候,因为节候是没有间断的。其实这并不是理由,七十二龙是杨筠松专为格龙乘气而创设的,《青囊奥语》内容的主题,以及曾文辿《天玉经序》接受杨术的全部内容都是阐述七十二龙,杨曾地理术的中心内容都在于七十二龙。七十二龙的生气是本于先天十二支气,八干四维正中是十二支气的交界处,八干四维本身是无气可乘的。因此,七十二龙的空亡龙,一方面提示格龙乘气的注意点,一方面说明空亡龙是十二支气的始点和终点,始气初而终气末,都不是旺气,三七分金就是取九六冲和的含义。所以空亡龙的创设是因地理术的需要,不是没有作用的。至于排节候的问题,正针之下原配有二百四十分,在二百四十分下面排节候比在透地六十龙排节候更为细致而准确。因而透地六十龙就没有增设的必要。乘气,坐穴就是乘气。所谓格龙乘气,就是所格的是什么龙,就坐什么穴乘什么气。格定来龙是甲子龙,就应该坐甲子穴,即是乘甲子气。是丙子龙则坐丙子穴,即是乘丙子气。省略一点说,甲子龙坐甲子穴,丙子龙坐丙子穴,就称为格龙乘气了。

如果用透地六十龙格龙,就应该坐透地六十龙的穴,乘透地龙龙的气。用穿山格龙,应该坐穿山的穴乘穿山的气。杨筠松新法地理术和其他地理术用透地龙格龙而另有穿山坐穴是很大错误的。以周天三百六十度计,穿山七十二龙每龙是占五度,而透地六十龙每龙则占六度,二者相差一度。因此,透地龙格龙以穿山虎乘气,二者生气就不符合了。特别是甲子于缝中亥中的透地龙,在正针是起甲子于壬初,而穿山七十二龙是起甲子于壬中,即穿山七十二龙的甲子龙就是透地龙的丙子龙或戊子龙了。如果以透地格来龙是戊子龙,依龙立向就应该立壬山丙向,如以穿山乘龙气,戊子气是子山午向龟甲穴。二者的山向龙气都不相符合。因此,用穿山格龙就应以穿山坐穴,用透地格龙就应以透地坐穴,亦与缝针不符合。

杨筠松古法地理术是以穿山七十二龙格龙以穿山七十二龙坐穴的,即是格的什么龙,就坐什么穴乘什么气。

四、立向与坐穴;在中国罗盘盘面上,向与山是对称的,即是什么山,就是什么向,如甲山庚向,庚山甲向。壬山丙向,丙山壬向。乾山巽向,巽山乾向。乙山辛向,辛山乙向……。其实,立了什么向就定了什么山,在日家称为开山立向。即开了山就立了向,立了向也就开了山。在地理术的运用方面,向与山的含义却不一样,以向为主的叫做立向,以山为主的也叫做立向,以山以向同时为主的,同样称为立向。

净阴净阳法地理术是典型的以向为主。阴水立阴向,阳水立阳向。例如癸山丁向就是阳山阴向,艮山坤向就是阴山阳向。兼向也是阳兼阳,阴兼阴。可是兼山也不一定了。艮山坤向兼寅申,就是阴山兼阳山,阳向兼阳向。甲山庚兼卯酉,就是阳山兼寅申,就是阳山兼阴山,阴向兼阴向。净阴净阳法自称乘生气,依水立向是向合水,可称为合水气,而不可以称为乘生气。净阴净阳也可称为乱阴乱阳法。明代王彻茔双山三合五行长生法,以转墓碑,移动大门可以化凶为吉,也是以向为主。称杨公为宗师,自称是杨公真传是有问题的。以山为主的有徐世颜正五行三合长生法,八宅周书,虽然是以坐山为主,可是山统率于八卦之下,以一卦三山来论山,可称以卦为主。……杨筠松新法地理术论山也论向。可是遇有向上五行破旺冲生,必须改动向,同时也随向变动了山,所以是重向轻山的地理术。

杨曾古法地理术是以穿山七十二龙为主,即以乘生气为主。坐什么穴,乘什么气,就立什么向,同时也开了什么山。例如格龙是穿山甲子金龙,就坐穿山甲子的穴,乘甲子气,立壬山丙向兼子午。

格龙是穿山丙子龙,就坐穿山丙子穴,乘丙子气,立子山午向兼壬丙。

格龙格的是穿山戊子龙,就坐穿山戊子穴乘戊子气,立子山午向(不兼)

格龙格的是穿山庚子龙,就坐穿山庚子穴乘庚子气,立子山午向兼癸丁。

格龙格的是穿山壬子龙,就坐穿山壬子穴乘壬子气,立癸山丁向兼子午。

这就是郭杨曾古法地理术的立向与坐穴。

地图和罗盘的配合使用判断大体的方位任何时候,只要你是在野外行走,你就应该对你所处的方位有个大致的了解。有了这种认识之后,你就可以更好地通过地图和三角测位来确定你所处的具体位置。用罗盘为地图定向给地图定向就是根据周围的地形来使地图上的特征和具体情况相匹配。这个过程对于确定你所处的具体位置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

1.走到比较高的位置。这样一来,当地图进行定位时你就可以对所处的位置进行判断。

2.打开手中的地图,展开摊放在一个平整的地方。如果可能的话,用类似毛毡之类的东西垫在下面,以避免把地图弄脏或者弄湿。

3.旋转罗盘上的圆形转盘,直到方向箭头的底部接触到真正的北方那个点(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必须对这一区域已有的磁差作出判断)。磁差是磁北极和正北方之间存在的差异。正北方在地图上有标识,磁北极则是罗盘指向的方向(换言之,地图上360度的方位所指向的方向——也即正北方——并不必然就是罗盘360度的方位所指向的方向)。在大多数地形地图的底部,这种差异都被特别指了出来。下面我们可以看到有关这种差异的例子: •向西的磁偏差:如果磁北极位于正北方的西面——在美国东部的绝大部分地区都是这种情况——你就要在360度上增加磁偏差度数。经过这样的调整之后,罗盘所指的方向就和正北方向一致了。 •向东的磁偏差:如果磁北极位于正北方的东面——在美国西部的绝大部分地区都是这种情况——你就要用360度减去你的磁偏差度数。

4.把罗盘放在地图上,使其较长的一边*着(平行于)地图的南北边(经度线)。必须确诊指示前进方向的指针所指向的是地图上的北方。

5.保持罗盘的位置不动,把地图进行旋转,直到可以浮动的磁针进入到基座上刻出的指示箭头范围内(针的红色部分朝向前方)。这个步骤被称作磁针归位。

6.进行两次检查,以确保磁盘已经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如果没有问题的话,用重物压住地图各边,使其保持在固定的位置上。

7.完成这些步骤后,地图上所反应出的特征也就能够符合实际的地形情况。

二十四山與指南針換算表

壬 337.5-352.5度 子 352.5- 7.5度 癸 7.5- 22.5度

丑 22.5- 37.5度 艮 37.5- 52.5度 寅 52.5- 67.5度

甲 67.5- 82.5度 卯 82.5- 97.5度 乙 97.5-112.5度

辰 112.5-127.5度 巽 127.5-142.5度 巳 142.5-157.5度

丙 157.5-172.5度 午 172.5-187.5度 丁 197.5-202.5度

未 202.5-217.5度 坤 217.5-232.5度 申 232.5-247.5度

庚 247.5-262.5度 酉 262.5-277.5度 辛 277.5-292.5度

戌 292.5-307.5度 乾 307.5-322.5度 亥 322.5-337.5度

下盘

在城市中,下盘最关键,因为这是看风水的第一步,如果方法掌握不正确,以后所有的排盘都是错误的。所以要仔细测量不得马虎!对于初学者,建议使用方盘,也就是盘底为方型,中间罗盘可以转动的哪种,如果是新买的要先校正刻度,以使天池底的子午红线对准南北0度与180度,每次使用时,要先检验盘针的灵敏度,一般情况下,在地硬的地方或放尸灵时使用一次后,盘针就会滞顿,可能已不准确了,这时就应考虑换新盘!罗盘为精密仪器,要细心爱护!

罗盘又称罗经,如同包罗万象的经书,里面包括了各种应用知识,最多者有三十三层,一般使用的为十三层,市面上卖的也有多种类型,各派都有各自的盘式,我派要求弟子要将应用知识背诵,不要参照工具书!这样,各类罗盘都能使用,就象一个司机精通了机械原理,不但能开宝马奔驰,也能开农用车拖拉机一样,可以快速的训练出一个高手,只要有个小小指南针、一段线绳,就能把风水看了!没有必要装模作样的拿个大罗盘唬人!让人看着挺神秘,好象很懂一样,其实比别人也强不了多少,肚里没墨水,要务实的尽快朝里灌,不是装样子!

初学者下盘可使用放线的方法,要记住,测量城市房屋的坐向,必须是室外,而不是室内,因为现代建筑使用大量的钢筋,使原有的磁场发生了变化,对罗盘的指针影响很大,传统风水师不懂这个道理,把罗盘放到地面或直接贴到墙上去测量,是极为错误的,更有甚者,有的单手捧个罗盘,在室内穿来穿去,一面指东画西的象作秀,除非是非常高明的风水师,否则就是愚弄人!因此,为了精确计算,必须先在室外测量准坐向后,再到室内测量地磁方位,这样就不会有偏差了!

在室外测量之前,要先观察一下外部的环境,确定与大路交接的总出入口为气口,再看周围有没有动点,然后开始测量,一般情况下,选取能代表山向的一面,在距离建筑约10米左右,大型建筑可在50米左右,双手捧起罗盘,平平的靠近胸腹,保证罗盘在水平面上,然后用意念使罗盘外缘的延长线与建筑的山向面形成平行线,同时用双手拇指慢慢转动内盘,使磁针与天池底的红线完全重叠,针尖对针尖,针尾对针尾,山向两方的读数就在盘面固定垂直相交的红线上,如此可多选几个点反复测量,以保证准确性!初学者下盘难以掌握与建筑物的平行线,可使用放线的方法!方法很简单,自做一个可折叠的大直角尺或T型尺,以便于携带,在直角上打一孔,可以穿线,一般使用红毛线,长10米以上,在使用时,找一人帮忙,用直角尺的直角面贴在建筑物的墙上,然后将毛线的另一头缠在自己的左手中指上拉紧,将盘放在毛线下,使毛线绳与角尺直角边及盘面垂直相交的红线重叠,这样罗盘外缘必与建筑成平行,以上法拇指转动内盘,使磁针与天池底的红线完全重叠,山向两方读数既在红毛线下的字上,一般每个正字的左右各4.5度也就是共9度范围内按此字算,如果左右多出4.5度,就要按兼向算了,这里很重要!因为正向使用下卦星盘,兼向使用替星星盘,两种盘式不同,替星是用其它星代替的意思!然后以此测定的山向方位为基准,顺便将气口及周围的动点测出来,看在何字上,用笔记在纸上,以免忘记。

风水堪舆用罗盘的奥秘

测定地磁子午线的定向方法,涉及到磁罗盘的发明和使用。罗盘是有指南针的方位盘,用以测定方位。风水学中理气定向多是以磁罗盘指南针定向为前提的。堪舆风水用的罗盘看起来十分复杂,使人油然而生神秘之感(下图)。不过,工作原理仍是利用地球的磁极性。

我们居住的这个巨大而旋转的地球.由于内部岩浆的运动而产生磁场,已经磁化了的地球就象一块大磁铁,地球的磁场实际上与位于球体中心附近的柱状磁体的磁场相一致。地磁场的磁力线从南半球开始,环绕着地球走向北半球。针状的磁石在地磁两极的作用下,一端指南,一端指北。利用磁针指向磁极的特性来辨别方向。这就是指南针定向,又叫地磁子午线定向。

地磁子午线是地表上一条理想的线,它与地磁场的方向一致,罗盘指针在地球每一点的方向都与地磁子午线相符合。设想的磁体是偏离地球旋转轴的,在地磁轴穿过地球表面的地方,就是地磁极。由于地轴和磁轴不重合,地磁极与地理极是不一致的,因此地理子午线和地磁子午线之间有一个夹角,这个夹角就叫做磁偏角。故用地理子午线测向与利用地磁子午线测向,所得到的结果是不同的。

在《 梦溪笔谈》以前的堪舆书《 雪心赋》、《瑩原总录》 也有关于磁针

罗盘的记载,但这段文字则是宋以前文献中对磁针罗盘较清晰的描述。它解说了水浮法、碗唇旋定法、指甲旋定法、缕悬法等四种指南针装置方法,还清楚的说明了磁偏角。文中所述的指南指北两种针,系用磁石两个不同极来摩擦所致。《事林广记》、《武经总要》、《神仙幻术》还记有指南鱼和指南龟二种指南针装置。

公元十二世纪初朱彧的《萍州可谈》和涂兢的《宣和奉使高丽经》中都说到了航海用的指南针,这说明宋代时指南针对使用已很普遍。关于记载堪舆用罗盘约文献,最早见于南宋,曾三异在《因话录》中写道:

地螺或有子午正针,或用子午丙间缝针。… … 天地南北之天,当用子午,或谓江南地偏,难用子午之正,故丙壬参之。文中“地螺”也就是罗盘,从正针、缝针等讨论看,显然这是一种堪舆定向用的罗盘。明代《鲁班经》及李国本《地理大全》等都有关于使用罗盘测定方位方法的记述。

从现存明清的罗盘实物形制看,其与汉代式盘有明显的承继关系。汉代的式盘是一种占卜盘,其大多是用于六壬及遁甲占术的六壬盘和太一九宫占盘,从现已出土的若干块六壬盘看,其是由上下两盘叠合而成。下盘为方形,象征地,称为地盘;上盘为圆形,象征天,称为天盘,天盘可依中轴旋转。北宋的《景佑六年神定经》释造式内讲:“造式:天,中作斗杓,指天罡,次作十二辰,中列二十八宿,四维局。地,列十二辰,八干,五行,三十六禽,天门、地户、人门、鬼路四隅讫。”在天盘上面,中部往往画北斗星,周列十二神(征明、天魁、从魁、传送、胜先、小吉、太一、天罡、太冲、功曹、大吉、神后,有的式盘上以数字代表十二神,又称十二月将)和二十八宿。地盘上面往往分层写有八天干.天、地、人、鬼四维,十二地支和二十八宿等.个别的还有三十六禽(图4 一17 )。六壬盘在古代被广泛应于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时辰和方位的吉凶占验,其用法固定地盘,白天子在北,夜晚子在南,然后转天盘,校验所推之日上盘的神将与下盘的卜支的关系,并以六十甲子中的壬申、壬午、壬辰、壬寅、壬子、壬戍为六壬,推衍出六壬式中的四课和三传,最后以此判定占日或占方的吉凶。中国早期的方位盘呈方形,因排列方便和易识的原因,后期多呈圆形。一个圆周为3600,每150 折成一个方位,这样罗盘便有了二十四个方位。二十四方位是用后天八卦的四个维卦(乾、坤、巽、艮)八个天于(甲、乙、丙、丁、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组成的。最早记载二十四分位的史籍是《淮南子· 天文训》 :

日行一度,十五日为一节,以生二十四时之变.斗指子则冬至,音比黄钟;加十五日指癸,则小寒,音比应钟;加十五日指丑,则大寒,音比无射;加十五日指报德之维… … 加十五日指壬,则大雪,音比应钟。

地球一年绕太阳旋转周为3600 ,即一年360 天,每15 天一个节气,即一年二十四节气。罗盘的二十四分位与二十四节气的设置有关。这二十四方位,即堪舆罗盘定向所称的“二十四山”,所谓“山”即指向。至明清时,罗盘已成为风水师的必备之物。风水师既可以其“乘气、立向、消砂、纳水”观天.又可“测山川生成之纯爻,以辨其地之贵贱大小”来相地,还可推算吉日良辰,依时而行。“凡天星、卦象、五行、六甲也,所称渊微浩大之理莫不毕具其中也。”(《罗经解》)因其包罗万象,经纬天地,又俗称罗经。

的确,堪舆用罗盘融阴阳五行之理,八卦河洛之数.天干地支之道,日月星象等哲理时空与一体。看起来十分复杂。不过深入分析,罗盘不过是以后天八卦为基准,组合八干十二支组成的二十四个方位分度。早期的堪舆罗盘的内容较为简单,后来随着堪舆学的盛行和流派的繁复,以及阴阳五行的推算占验,明清以来逐渐发展为多层而细密的分度,一般少则几层,多则几十层。不过层数再多,其总是以二十四方位为基础的“天盘”、“地盘”、“人盘”三盘和“正针”、“中针”、“缝针”三针为基本框架的,因为罗盘的基本功能仍不出测定方向这一作用。

一般说来,罗盘有以下几个内容和层次:

① 中心为天池,置指南针;

② 由内向外第一层为以先天八卦表示的四正四维八个方位;

③ 第二层是以地球磁子午线为基准的二十四向分位,称为“地盘”。指南针指向分位的正南午位,称为“正针”,起着指南针功用,用于“格定来龙”,测定建筑的朝向和周围形势;

④ 第三层是地盘的五行纳音层,配合第二层用于结合宅主的所谓“命卦”定向用;

⑤ 第四层二十四方位称为“人盘”,指南针指向地盘的丙午之间,称为“缝针”。此针指向接近表杆所定的真南北向(地理子午线),用以室内器物方位的确定;

⑥ 第五层二十四向分位称“天盘”,磁针指向地盘正丙的方位,称为“中针”。三盘三针各相错7.50 ,其应用也因风水流派的不同而有异。罗盘的这种排列是与地磁极的移动和风水学发展史有关系的。据说誓代堪舆家丘延翰(公元713 —741 年)时,罗盘的二十四分位圈以地磁南北极为准,磁针指向午位,即“正针”方位。到杨笃松时,考虑到地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二间的夹角,在罗盘上加了一层变化方位圈,此时的磁偏角是北扁东7. 50 ,这一方位圈即称为“人盘”,使用“缝针”。到12 世纪约堪舆师赖文俊时,磁偏角变化为北偏西7.50,于是又在罗盘上加了一个方位圈,即“天盘”,使用“中针”。于是就形成了风水罗盘的三个基本方位圈。其说虽不能完全置信,但罗盘的三盘三针确与磁偏角和风水流派不同有关却是不容置疑,说来这也无神秘不解之处。还应看到,汉代式盘中“天盘”、“地盘”的设置与风水罗盘中三盘的设置极有关系,后者却是把三盘的关系固定下来。

当然罗盘中的阴阳五行,纳音卦艾等又是以神学为基础排列而出,为人推命择向,渗杂了不少迷信成份,尽管其也内含追求天地人相协调的思想,但却流于图谶意识之中。就此看来,堪舆罗盘受早期占卜用式盘影响是很大的。不过,除了用于像指南针那样定向外,其也有防止选址于地下磁场紊乱,地质不寻常的地方的功用。因为罗盘之磁针极易受外磁场干扰,遇到上述地方则磁针“浮而不定,偏东偏西,不归中线”,风水师认为这些地方非吉地应避之。从生物磁场学的角度看,这有一定道理,紊乱的磁场会影响人体的生物磁场,引起事端。即使今天,人们的住宅或工作场所也应远离金属矿厂、高压线、发电厂和变电所为好。

在东汉、六朝时占卜用的二十四分位的六壬盘已有出土实物,而维辰记时的制度在魏晋南北朝的天象记录是常用的,到了唐代,则又被用来择葬。总之,自秦汉以来,阴阳堪舆、占卜、相宅相墓和龙理分向等,都是以二十四向分位作为基准的。推测堪舆用的定向罗盘可能在唐代就已经使用了。用于航海的罗盘则比较简单,一般是圆形单层二十四分位的形式。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有大型的明代龙纹铜体、划分精密的相墓专用水图盘。南宋以来,各种罗盘都采用浮针方法(即水罗盘)。文献记载,旱罗盘是明代自国外传入的。据王振铎先生的调查,安徽休宁新安镇的罗经作坊,用在堪舆上的水罗盘晚到清光绪中尚在制造。还有一个应注意的问题是,在早期的建筑定向时,可能使用过类似平面日晷的测向仪器——太阳罗盘,平面式日晷早在汉代就有了,而赤道式日晷似乎难以用来测向,仅用于测定时辰和季节而已。宋元以后,由于罗盘技术的进步与使用方便,加上堪舆术的流行,建筑测向定基多以地磁子午线为准,像北京明清故宫这样规模巨大而重要的建筑群体,也是以磁罗盘来确定建筑方位的。在民间,罗盘的使用也三趋简化,相墓大多只用人盘来“消砂纳水,分金坐度”;而相宅则仅以地盘为主。即分别以地理子午线和地磁子午线为依据测向。对于罗盘的具体用法,不同的风水学派有不同的用法,比如就相宅说来,就有“飞星派”和“八宅派”的区别等等。

传统建筑方位

在古代,建筑朝向的确定,是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它不仅要考虑气候日照和环境,还涉及到政治文化方面的因素。

中国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和低纬度地区,由这种自然地理环境所决定,房屋朝南可以冬季背风招阳,夏季迎风纳凉,所以中国之房屋基本以南向为主。不仅如此,在这个地理环境中产生的中国文化因此也具有“南面”的特征。“南面”成为构成中国整体文化的一个因素。以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中国文化具有方向性和空间感,是一种“南面文化”。如在中国古代天文学中,把天上星象分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东西南北四宫和中宫,天文星图的方位坐标是以面南“仰观天文”而绘;在中国古代地理学中,把大地分为九州,早期地图的会制,一般遵循上南下北、左东右西,与今日地图坐标方位恰好相反,其亦是面南“俯察地理”而得。更有甚者,历代帝王的统治权术被称为“南面之术”,《易经· 说卦传》 :“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 礼记》 中:“天子负庡南向而立。”孔子说:“雍,可使南面。”(《 论语· 理也》)意思是说他的学生冉雍可以做大官。可见,南面就意味着皇位官爵与权力的象征和尊严。所以古代天子、诸候、卿大夫及州府官员等升堂听政都是坐北向南,因此,中国历代的都城、皇宫殿堂、州县官府衙署均是南向的,结果使建筑的朝向也拥了文化约内涵。

人类生产生活的需要,始终是促进技术发展的动力。制订厉法,观天测地,兴修水利,通达道路,建筑土木等都需要测定方位的技术。自先秦以来就发明和运用多种测向技术,如上面所述。考古发掘资料已证实先秦及至以后的宫寝都城等,都是以南向作为主要朝向的。历代大型陵寝也多以南向为主。建筑群体的主要中轴线往往就是南北中轴线。《周礼》:“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建筑方位的确定历来居统治者关心的大事,重要建筑方位的偏正与否,看作是治邦安国的大事。只有方位端正了,前后左右次序才能定下来,才能“棋列百司,按功为绪”(《营造法式》)、“设官分职”,国家才能有次序,达到以礼治国,人民安居乐业,天下太平的目的。

历代堪舆家对建筑方位更是十分重视,从罗盘的使用来看不难发现这一点。实际上,风水师看风水首先做的便是二件事,一是“相土尝水”择地;二是“辨方正位”定向。《管氏地理指蒙》:“卜兆乘黄钟之始,营室正阴阳之方,于以分轻重之权……生者南向,死者北首。”又说:“卜兆营室二事,一论山,一论向,为堪舆家第一关键。”但是,风水定向除了涉及实利和景观因素外,风水师还认为建筑的朝向应和宇宙阴阳之气相协调及与宅主的命运相呼应,这些使风水择向蒙上了一层迷信的色彩,导致了建筑朝向超功利的观念性和复杂性的出现。

我们在传统建筑的调查研究中了解到,中国传统建筑的方位朝向是非常讲究而细腻的,现简介如下:

① “天子当阳而立,向明而治。”所以宫殿等皇家主要建筑和州府官署衙门均取正南向,即坐北朝南取子午线向。早期建筑是依地理子午线而定的,而后期建筑多是用磁罗盘而定向的。如明清北京故宫的南北中轴线就是以地磁子午线罗盘指南针确定的,故宫中的主体建筑前三殿和后三宫都贯穿在这条南北轴线上向南而立。故宫南面的正门为“午门” , 北面的正门称“神武门”(神武即玄武,象征北方)也可说明这一点。

② 寺庙道观一般以南向为,考虑到环境因素也兼有其它朝向者。全世界的伊斯兰教清真寺大殿都取背向圣地麦加,以使朝圣教徒面向圣地祈祷。故中国的清真寺礼拜堂都是坐西向东。一般寺观中的主要殿堂,如佛寺中的大雄宝殿、道观中的三清殿、玉皇殿,孔庙学宫中的大成殿等常以东南西北四正作为朝向(大成殿取南向),即取子午卯酉向。而其中的山门、天王殿、钟鼓楼、配殿等次要殿堂则不得朝向四正方向,而是微偏于四正少许或几度。

寺庙道观朝向之所以这样规定,是与所奉祀的主神有关。地位较尊高的神衹,亦即所谓德行修养很高的圣人或神人,如玉皇大帝、三清大士、观世音、释迎牟尼、孔子等所居的殿堂才能取四正方向。而供奉一般神衹,如四大天王、关帝、灶君、弥勒佛或一些地方神衹,如福建的梅妃、广东的龙母神等的次要殿堂及民间杂祠淫祀建筑朝向,概不可坐朝四正方向。寺观中朝向的这种实际情况有两种:一是次要殿堂朝向微偏于主要殿堂;一是次要殿堂与主要殿堂虽然朝向相同,但建筑的中轴线却不重合,而是平行错开。这就是许多古代寺庙道观中各单体建筑方位相偏斜或轴线平行错位的原因之一。山西大同华严寺、苏州寒山寺的山门、天王殿和大雄宝殿的轴线就是平行错开的。广州南海神庙的主次殿堂和头门、仪门的轴线则有较明显的偏斜。当然不少时候,这种轴线相错和朝向偏转是因地形的关系以及从风水上考虑的。大多数情况下,因其偏角仅有二三度甚至不到一度,轴线错位也仅儿十厘米,所以一般为人们肉眼不易察觉,宏观看来,寺观大建筑群的轴线还是一贯到底的,事实亦是如此。

③ 民居为生活和气候相协调的需要,常取南向或偏南向,也不会因地形原因和小气候因素取其它朝向者。在古代中国人眼里,普通老百姓的德行修养是远远不能与圣人或神人相比拟的。所以民居是不得朝向四正方向,而是多取以二十四分位罗盘定向的除四正方向外的其它方向作为主要房屋和大门的朝向。否则认为“煞气”太重,心理难以承受。

笔者实测过若干传统建筑的朝向,结果基本上与上述吻合。其差异的原因如测量不精确;地磁极变化;历代重建的变动等。建筑朝向上的这些讲究,实际上是人类自然崇拜及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礼制观念在建筑设计上的双重反映。东南西北四正方向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使得其同物质形态的高山大海一样被人崇敬,而将它们和无所不能的神衹联系起来,认为只有德行较高,功德无量的人或神才能与天地自然并驾齐驱。这既表现了人们对大自然和圣人、神衹的尊敬和畏惧,又表现了封建礼制影响的深刻,连建筑朝向也打下了礼制等级次序的烙印。

表对确定建筑朝向影响较大的因素之一,是选址时所考虑周围环境形势的需要。一般说来,方向和形势是统筹兼顾的,有时形势比朝向更为重要。总的说来,传统建筑朝向的确定尽管受文化因素如礼制、风水等影响,但仍是以取得好的日照等气候条件为主要依据,如皇宫的“南面之术”、“南向而立”毕竟是建立在我国所处地理环境中,建筑取南向更具实利功能的基础之上的。遍布全国城市乡村南向房屋,是不可否定的事实。

在许多风水书中,都有建筑“坐向”的讨论。例如“论各命坐向”说:

亥卯未命,宜坐北向南大吉,坐东向西次吉,坐南向北可用,不宜坐西向东,犯坐煞大凶。寅午戊命,宜坐东向西大吉,坐南向北次吉,坐西向东可用,不宜坐北向南,犯坐煞大凶。已酉丑命,宜坐南向北大吉,坐西向东次吉,坐北向南可用.不宜坐东向西,犯坐煞大凶。申子辰命,宜坐西向东大吉,坐北向南次吉,坐东向西可用,不宜坐南向北,犯坐煞大凶勿用。

各命即是指各人之生年,例如亥卯未命,即在亥卯未年出生者。风水师这样以命推向的依据是五行学说与三合之理,为把事情搞清楚有必要介绍一下五行学说和三合之理。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是一种朴素的普遍系统论。五行中,“五”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种自然物质,“行”是指运动不息的意思,五行就是五种均质的关系和运动变化。

古代中国人以黄河中游、关中一带为地中。地中以东,气候温暖,有些地方常年低洼积水,土壤内缺少氧气,造成多量还原性亚铁(Fe2O3 ) ,土呈蓝青色,故以木配春季、东方、青色;地中以南,气候炎热,高温多雨,土壤淋溶严重,营养元素大量流失,而铁、钴等含水氧之物相对积聚起来,于是呈现遍地红壤的现象,故以火配夏季、南方、红色;地中以西,气候且凉,内陆干燥,土壤含有较多的碳酸钙(CaC03 ) ,和硫酸钠(Na2SO4),土色灰白如粉,故从金配秋季、西方、白色;地中以北,气候寒冷,分布着富含腐殖质的肥沃黑土,故以水配冬季、北方、黑色;而地中气候适宜,到处覆盖着黄土,故以土配以长夏和四季、中央、黄色。北京故宫社稷坛的五色土祭坛就是国土五色的真实缩影。

可见五行论是对物质世界观察所总结出来的五种不同属性的抽象概括,由此进一步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所构成,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认识同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水、火、土、气四种元素构成世界一样,都以具体的物质形态作为世界的本源,以此来与神是世界的创造者的宗教观念作对立。

五行学说以整体思辨的方法将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作了广泛联系和研究,并用“取类比象”的方法,按照事物的不同性质、作用与形态,分别归属于五行之中(表4 一2 )。表4 一2 事物的五行属性

五行学说主要是以五行生克规律,来说明事物之间的相互资生和相互制约关系。五行相生规律和五行相克规律。可见,相生即五行之间的相互滋生和促进的关系,相克则是五行之间相互敌克和制约的关系。五行学说正是运用这种相生相克的关系来阐释自然现象和人体现象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这种直观推理和取类比象的认识方法,在分析阐释事物时,不能不使原本朴素的五行观,流入形而上学和荒诞不经的歧途。

堪舆家为了进行阴阳术数的推算,把定向的二十四分位也配以五行,使方位也具备了五行的属性。而三合之理是指包罗万象的事物,皆有开始,成长壮大,然后结束,即事物具有生、旺、暮三个过程。这种思想大概源于农作物的生长和春夏秋冬四季的转换,如在五行中,水代表着冬季位北方,按方位冬季是亥(生)、子(旺)、丑(暮)三个月。但是冬天的初来和消失就不限于亥、子、卫.了,冬季的萌芽在秋七月的中月里已悄悄来临,在冬十一月的子月里最旺盛,至春三月的辰月才销声匿迹。如此,水的即冬季的三合是三、子、辰,要贯穿到秋、冬、春三个季节。同理木(春)的三合是亥、卯、末;火(夏)的三合是寅、午、戍;金(秋)的三合是已、酉、丑。《淮南子》给此三合定义为:

水中生、子旺、辰死。三辰皆水。

火寅生、午旺、戍死。三辰皆火。

木亥生、卯旺、未死。三辰皆木。

金已生、西旺、丑死。三辰皆金。

土午生、戍旺、寅死。三辰皆土。

在风水学的“论各命坐向”中,首先是以五行把方位和季节月份对应起来,并予以五行的属性,进而以五行生克原理来判明孰方向吉,孰方向凶。例如,“亥卯未”皆属木,房屋坐北向南,北属水,按五行水生木,彼此生助,故“坐北向南大吉”;而房屋坐西向东,西属金,按五行金克木,彼此敌克,故“坐西向东”不宜,“犯坐煞大凶”。最后又把人出生的年份(以干支表示,这里仅取地支)与方位和月份的干支直接联系起来,得出某命人的房屋朝向吉凶的结论。从以上分析中,我们知道风水学的以人的出生年份确定建筑朝向的做法,是毫无道理可言,甚至是十分荒谬迷信的,不足取。在古代,即使是风水很流行的那些地方,实际也并不以此定向,而总是以取得好朝向和好环境为主。当然,在那时候人们也大可能彻底摆脱“神”、“命”的影响,有时建房选址时就考虑使实用功利和图谶命运尽可能统一起来,当两者难以统一,发生矛盾时,为求得心理的平衡,一般采取主要建筑朝向仍以功利为主决定,而入口大门朝向和家具布置按“命向”安排,因而在民间民居中,出现了为数不少的风水歪,产生了这种以功利难以解释的奇特现象。

罗盘是地理师堪舆阴宅、阳宅必备的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地理师在进行堪舆时为求准确,避免因震动或呼吸、手抖动、或想准确测量周围砂峰,则必须藉助罗经杖,故罗经杖为堪舆师必备工具之一,否则『罗经差一线,富贵不相见』。一个精准的罗盘是地理师梦寐以求的,而要配合精准的罗盘又非罗经杖不可,亦是不可忽视之职业道德,是故职业级之执业地理师必配备罗经杖!

罗经杖介绍

『罗经杖』是一个完全没有磁性的三脚架,将罗盘放置于罗经杖上面,可避免吾人手持罗盘堪舆阴阳宅时因呼吸或抖动而影响准确度,也可藉罗经杖清楚的看出四週之砂峰、水口、电线杆、大树、尖峰、水塔........等物,它落于24山之那一个方位?以便消砂纳水。罗盘中心的天池磁针最忌铁器金属物,本罗经杖係由铝合金与铜、橡胶所组合构成,完全不影响罗盘磁针的准确性,是您堪舆风水、阳宅必备之工具!

罗经杖(罗盘脚架)使用时机

1. 地势不平,测量不稳时,必需使用罗经杖。

2. 海底针抖动时,必需用罗经杖。

3. 端罗盘避免因呼吸而抖动时,必需使用罗经杖。

4. 避开铁器、磁性等物质干扰时,必需使用罗经杖。

5. 欲准确测量四週砂峰、水口、电线杆、大树、尖峰、水塔....等方位时 ,必需使用罗经杖。

6. 做定点多次测量时,必需使用罗经杖。

玄空神数立极尺的用途:

1. 地理师堪舆风水、阴宅、阳宅时,格龙、立向、消砂、纳水、收山、出煞之用。

2. 可准确划出阳宅室内隔间之八卦及24山方位,大门、后门、神位、厕所、厨房灶口、床位等方向。

3. 可准确划出阴宅坟墓四周之八卦及24山方位,来水口、去水口、砂峰、来龙去脉之位置,以及后土、金鼎、冲煞物之方位。

4. 迅速及准确绘製堪舆平面图。

罗经九诀

罗盘是地理师堪舆阴宅、阳宅必备的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罗盘(罗经)地理师绝对无法准确为福东堪舆、佈局,更不可能为福东获福,故罗盘为堪舆师必备之工具,否则『罗经差一线,富贵不相见』。一个精准的罗盘是地理师梦寐以求的,亦是不可忽视之职业道德,那要如何选择一个最佳的罗经呢?本站提供您选择罗经的九大诀窍:

一、内盘不可前后左右鬆动,旋转时必须光滑、平顺又稳,绝不可有紧涩之感。

二、把罗盘置于桌上,看天池内的指针是否平行,不可头高尾低或头低尾高,必须完全平行,绝对不可『剪线』。

三、旋转内盘时海底针必须稳定指向南方,不可有拖针之现象,而且指针越灵活越好。

四、旋转内盘刻绘之子、午、卯、酉线(即 0°、180、°90°、270°之刻度线),至完全叠齐外盘之十字尼龙线,如有偏差则需修正偏差之尼龙线,使这两者完全重叠在一起;然后再旋转内盘90°,或180°,使子、卯、午、酉及0°、90°、180°、270°之刻绘线完全重叠在一起,则此罗经才能称为罗经。

五、二十四山各山间之格线称为空亡线,线上与线外有富贵与空亡之隔,请务必谨慎之!

六、天池之指针与底部红色子午线之线身宽度,大小必须完全一样,当吾人读罗盘时,天池之针若稍偏斜于底部之红色子午线马上就可发觉偏差,而避免视觉误差,如此归零也才能准确。

七、目测盘面上的两条十字天心尼龙线,必须成90°垂直交叉,且通过正中心点。并转动内盘检查每一个山与山及卦与卦的交界线是否与尼龙线完全重叠。

八、两条尼龙线,必须绑紧,不可鬆线,并以24山的交界线为准,看看是否完全对准四条交界线。

九、罗盘之材质以电木 Bakelite 为佳,纸浆 Paper Pulp 或三合板 Three ply board 製成的次之!

本会另供应罗经杖(罗盘脚架)、立极尺、罗经定位仪、寻龙尺等,为堪舆大师必备最佳利器工具!

地磁偏角

地磁偏角是指地球上任一处的地磁北向和地理北向之间的夹角。当地磁北向实际偏东时,地磁偏角为正,反之为负。、

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地磁偏角一般也不相同。在同一个地方,地磁偏角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不断变化。

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地磁夹角在-10°~ 2°之间。

我国的磁偏角相差还是很大的,从漠河到乌鲁木齐有十几度之多。

罗盘只有地盘正针

初学风水的人大都知道,罗盘有天,地,人三针,这种错误以诈传诈而流行至今,根深蒂固.其实罗盘只有地盘正针,这是杨公的不传之秘,天盘是杨公有意隐藏秘密而加进去的,江西杨公派只宗天地两盘,只知天盘之用,可见可能也未得杨公心法之全秘.

中国的阴阳术(包括风水术)都是从太极,二仪,四象,八卦演化而来,太极分化阴阳二面成二仪,二仪化四象,乾坤交媾而成先天八卦,这也是风水学的基本理论,熟悉风水之学或研究过理气心印的人都明白这一道理.

丘延翰推演先天八卦再度交媾而成二十四山,开启了风水之门,从太极而至二十四山,处处蕴含阴阳对待,交媾之理,丘延翰隐去至理(阴阳交媾才是风水关键,是为至理),依天地之理,分二十四山为十二月之循环,纳入八干四维而成察天地之交媾之后的天地气机之用,配五行旺相休囚之消长,用以为消砂纳水并择吉之源,成地盘正针之理,至此,风水之术备矣.杨公得传丘公之术,学以至用,得享风水宗师之誉.曾求已述杨公之旨为青囊序有云:"一生二兮二生三,三生万物是元关","先天罗经十二支,后天再用干与维","有人识得阴阳者,何愁大地不相逢",细读这些经文与理气心印不难悟出上述之理.

然杨公天盘从何而来?即从"先天罗经十二支"之天时十二月之循环而来(七十二龙也据此而成).十二月循环之理,子月起于壬之半,丑月起于癸之半,寅月起于艮之半......(其中依据有心者自能参透).八干四维之中为月令交替之界线(八干四维之正针为空亡从此而来).十二月之循环用以审金木水火土五行之生旺休囚,杨公为行术或授徒而不至于泄秘,有意留有一手,以地盘正针壬之半起壬另起一盘,以壬子代替子月,癸丑代替丑月......十二月之循环隐于其中,水生于申月,旺于子月,墓于辰月成申子辰水局,而申月者,即天盘坤申,子月者天盘之壬子,辰月者天盘之乙辰,所以天盘壬子为水旺之地,坤申为水生之所,二十四山双双而起,杨公创立天盘为消砂纳水并择吉之用,并成功将至理藏于隐秘之中,(现在的杨公派知天盘之用而用,不知是否得传此秘),因此曾公云:"二十四山双双起,少有时师通此义".正是由于不通此义,才有双双山五行,二十四山分阴阳向上起长生等的谬误,也正是由于不通此义,世人只"乙丙交而趋戌,辛壬会而聚辰......"等金木水火四局,而不知土局辰戌丑未自生自旺自成一局.言虽-------------杨公之法可以不用罗盘

杨公之法是形法与理法的结合.

形法 理法

体用

峦头三元气运

找水山交媾处--穴查当运之宫(一坎白等)

可以不用罗盘用九宫掌,在掌上轮点宫位

只要辩识地理南北既可

只用正针

看是处于何卦中看是处于何卦中

然后,看此穴当不当运,即合不合卦,要是同一卦就合. 从理论上看,的确可以不用罗盘.真正杨法风水相当简练. 哪里有什么十二长生,死墓库绝?

现代阳宅罗经使用高段技法

此法简称「双盘三点定向法」,行家一看便知,但在此之前从未听人提起或见过、说过,说穿了就是利用户外一点(较无干扰的一点)从新替罗经定位。较麻烦需要两人都用罗经同时使用。 1.取屋向(或与屋向垂直或平行)水平牆面左右两边为A、B两点,先取A下盘 2.取约A.B两点约中间前方数米或更远(离建物及干扰源愈远愈好),设C点下盘不动 3.A点盘边靠牆下盘使十字线垂直该牆暂不管指针,C点下盘调整子午线及磁针 4.再用一细线连结A、C两盘天池中心,视该线通过C盘度数 5.此时将A盘通过细线度数调整成C的「相对」度数,再视A盘「垂直的十字线指向度数」即为A点指向度数 6.为求更精确,C不动再用上述同法测得B指向度数,AB两点如小有误差求取平均值,即为该牆朝向度数以十字线固定度数 7.入屋内即以十字线定位度数为定向依据,而不以受干扰磁针为依据。方法一方法二后语了解其法后,亦发现用此方法之人并非靠此为业地理师而是室内设计师,将测量之朝向和尺寸回去用电脑放样依阳宅之法布局配置求与室内设计之权衡,并表明阳宅之法从不收费,只用于相信他的客户或朋友,不相信亦不勉强也不强求以阳宅法说服客户依其设计(有无福份),只论信认、缘份之心,也表明绝不开口断事,因业主大部份均已购买该宅才会找其设计,业主也因喜欢该宅才会购买,福份已定只能抱着知遇之心儘量替其顺其福减其凶而己,何况阳宅法宅主福份不够或功效不如想像般大,强求只是违背天意又自拿石头砸自己脚而己,而且他觉得为人作事收费如无百分之百把握或功效让人满意有失阴德和阳宅本意,他言另段小故事.................. 他得知一亲戚位阶警官新买一新宅,他从事室内设计理当为其规划建议,也告知对阳宅亦有所习,而该亲戚先前也有花费请人堪察,其人只用八宅且用坐山入卦定宅文昌说助其官运和该宅无问题,而他用八宅年命入卦再配用玄空飞星佈局建议,那知他亲戚一直强调其人论法说明且是「花钱」请来看的,因此他也不强求不再说明。这让我了解「名师」何其多,言者皆不同,顺其缘与福罢了!

北京作为元明清三朝的帝都,拥有一条贯穿南北的中轴线:永定门—正阳门-紫禁城-景山-钟楼-鼓楼。中轴线全长7.7公里,是古都北京的中心标志,也是世界上现存最长的城市中轴线。然而在我们现在的地图中,古老的中轴线和地理上的北极有一些偏离,大约是2度10分左右。造成这个的偏差主要是因为磁偏角的存在。

磁偏角与地理北极不重合

磁偏角是指磁针静止时,所指的北方与真正北方(子午线)的夹角。

我们知道,指南针的作用是由于地球的磁极引起的,而磁极并不在北极和南极,所以指南针指示的南北和子午线就有一个夹角,但这个夹角特别小,所以很容易被忽略。各个地方磁偏角也不同,而且,由于磁极本身也处在运动之中,某一地点磁偏角还会随之间而改变。

在我国除部分磁力异常的地方外,一般磁偏角都是西偏,而且有一定分布规律。现在北京的磁偏角是北偏东 5度50分左右。

建筑立向以罗盘为准

我国科学家很早就发现了磁偏角的存在。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与验证了磁针“常微偏东、不全南也”的磁偏角现象,比西欧记录早了400年。

我国发现指南针后,对它的应用更为广泛,特别在建筑风水中,广泛应用在罗盘。刘秉忠和郭守敬在科研领域了解到磁偏角的这个现象,但在古代建筑风水的应用中,还是利用罗盘确认中轴线的走向,确定正南北的方向。现在北京的磁偏角是5度50分西,当时可能正好是2度10分西。

有人怀疑中轴线偏离可能是由技术因素、自然因素或人为的指令因素综合造成的。当年规划元大都中轴线的刘秉忠是著名的天文和数学家,地理测量技术已经十分精准,这么大的施工误差是不可能的。实际上看史料记载,十三陵的长陵依然是按罗盘来确定的癸山丁向,而不是按地理正南北来确定癸山丁向。所以磁偏角是中轴线北偏西的主要原因。

🌸 相关推荐 🌸

诺基亚真的很硬吗(诺基亚为什么那么硬)
外勤365下载安装版本

诺基亚真的很硬吗(诺基亚为什么那么硬)

📅 08-02 👀 2116
戴尔笔记本连接无线网络不能上网的解决方法
外勤365下载安装版本

戴尔笔记本连接无线网络不能上网的解决方法

📅 08-16 👀 9261
欧洲时报–欧时网
365bet足球论坛

欧洲时报–欧时网

📅 07-26 👀 7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