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纺织工具:缫丝、络丝、整经机具

古代纺织工具:缫丝、络丝、整经机具

2

脚踏缫车

脚踏缫车出现在宋代,是在手摇缫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出现标志着古代缫丝机具的新成就。脚踏缫车结构系由灶、锅、钱眼、缫星、丝钩、軖、曲柄连杆、足踏板等部分配合而成。与手摇缫车相比只是多了脚踏装置,即丝軖通过曲柄连杆和脚踏杆相连,丝軖转动不是用手拨动,而是用脚踏动踏杆作上下往复运动,通过连杆使丝軖曲柄作回转运动,利用丝軖回转时的惯性,使其连续回转,带动整台缫车运动。用脚代替手,使缫丝者可以用两只手来进行索绪、添绪等工作,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力。元代脚踏缫车有南北两种形制,从王祯《农书》所绘南北缫车图来看,北缫车车架较低,机件比较完整,丝的导程较南缫车短,可缫双缴丝,而南缫车只能缫单缴丝。这两种车效率虽高,但缫丝者都是背对丝軖站着操作,劳动强度偏大,对丝軖卷绕情况的观察也不是太好。因此,在明代的时候又出现了一种坐式脚踏缫车,这种车缫丝者是坐于车前,面对丝軖工作,克服了元代缫车的缺陷。

脚踏缫车的劳动生产率高于手摇缫车,至使它出现不久,很快就取代了手摇缫车,成为主要的缫丝工具,也就是说很多手摇缫车逐步都加装了踏板和连杆,而变成了脚踏缫车。这个过程的完成应不晚于元代初年,因为元代及以后的著作中,有关手摇缫车的图像和记载很少。

3

丝籰(yue阅)

丝籰是古代的络丝工具,汉代《方言》中叫做“楥”〔xuan旋〕。《说文》中叫“籰”,解释为“收丝者也。或作□[jian建],从角、从间”。王祯《农书》称为“籰”,解释为“必窍贯以轴,乃适于用。为理丝之先具也”。丝籰的作用相当于现代卷绕丝绪的筒管。但两者的形制是完全不同的。它的结构和用法是两根或六根竹箸由短辐交互连成,中贯以轴,手持轴柄,用手指推籰使之转动,便可将丝线绕于籰上。丝籰虽是一种简单的机械,但它的发明大大加速了牵经络纬的速度。

4

络车

络车是将缫车上脱下的丝绞转络到丝籰上的机具,它有南北络车之分(图8、图9)。关于络车的记载,《方言》有“河济之间,络谓之给”。郭璞注“所以转籰给事也”。《说文》有“车柎〔fu肤〕为柅〔ni你〕”。《通俗文》有“张丝曰柅”。这里的“柅”南北络车通用,是张丝绞的装置,由竖立地面上的四根木棍,或者由每两根一组下装底座的木棍组成。王祯《农书》对北络车的构造和用法记载得比较详细,其文译成白话是:将缫车上脱下的丝胶,张于“柅”上,“柅”上作一悬钩,引丝绪过钩后,逗于车上。其车之制,是以细轴穿籰,放于车座上的两柱之间。两柱一高一低,高柱上有一通槽,放籰轴的前端,低柱(上有一孔)放籰轴的末端。绳兜绕在籰轴上,手拉绳一引一放,则籰轴随转,丝于是就络在籰上了。宋应星《天工开物》则对南络车的构造和用法记载得较具体,其文译成白话是:在光线好的屋檐下,把木架铺在地上,木架上插四根竹竿,名叫“络笃”。丝套在四根竹上。络笃旁边的立柱上八尺高处,斜安一小竹竿,上面装一个月牙钩,丝悬挂在钩内。手拿籰子旋转绕丝,以备牵经卷纬时用。小竹竿的一头坠石,成为活头,接断丝时,一拉绳小钩就可落下。对比两书记载,南北络车都用张丝的“柅”和卷绕丝线的“籰”,但丝上籰的方式两者却是大不相同。北络车是用右手牵绳掉籰,左手理丝,绕到籰上;南络车则是用右手抛籰,左手理丝,绕到籰上。由于北络车转籰动作采取了机械方式,丝籰旋转速度快而稳,所以它的生产效率和络丝质量远较南络车为优,古人所谓“南人掉籰取丝,终不若络车安而稳也”的评论,正是对此而言。

5

整经工具

整经是织造前必不可少的工序之一,其作用是将许多籰子上的丝,按需要的长度和幅度,平行排列地卷绕在经轴上,以便穿筘、上浆、就织。古代整经用的工具叫经架、经具或纼〔zhen震〕床,整经形式分经耙式和轴架式两种。

经耙式整经是古代整经的主要形式,它出现的年代较早,但有关的图文记载却是在元代及以后才有。根据这些记载,经耙式牵经工具的整体结构大致是由溜眼、掌扇、经耙、经牙、印架等几部分结合而成(图10)。溜眼为竹棍上穿的孔,作导丝用;掌扇为分交用的经牌,也称“扇面”,近似现代的分交筘;经耙为钉着竹钉或木桩的牵经架子;经牙为架子上的竹钉,它的数量多寡,视整经长度而定,经轴上经线卷绕长度长,经牙就要多;印架为卷经用的架子。整经时,首先排列许多丝籰于“溜眼”的下面,把丝籰上的丝分别穿过“溜眼”和“掌扇”,而总于牵经人之手。理掳就绪,再交给另一牵经人,该人来回交叉地把丝缕挂于经耙两边经牙上。直到达到需要的长度后,将丝缕取下,卷在印架上。卷好以后,中间用竹杆两根把丝分成上下两层,然后穿过梳筘与经轴相系,如要浆丝,就在此时进行,如不浆丝,就直接卷在经轴上。古代这种经耙式整经方式与近代分条整经十分相似,因此,很可能它就是分条整经的前身。

轴架式整经工具始见于楼璹〔shu赎〕《耕织图》中,那上面所载图文虽过于简单,但表明至晚在南宋时就已普遍使用这种整经工具了。其后元代的《农书》、明代的《农政全书》、清代的《豳风广义》等一些书籍记载得较为详尽,使我们可以知道它的全貌。根据这些记载,轴架式整经是将丝籰整齐排列在一有小环的横木下,引出丝绪穿过小环和掌扇绕在经架上(经架的形制是两柱之间架一大丝框,框轴固连一手柄)。一人转动经架上手柄,一人用掌扇理通纽结经丝,使丝均匀地绕在大丝框上后,再翻卷在经轴上(图11)。这种经具与经耙式相比,不仅产量高、质量有保证,而且对棉、毛、丝、麻等纤维都适用,故一直习用至近代。它的工作原理与近代大圆框式的自动整经机完全一致。

来源:纺织干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相关推荐 🌸

主播带货提成一般是多少?想清楚这些数字再谈合作! | 帆软九数云
春节的来历、传说、习俗和诗歌
外勤365下载安装版本

春节的来历、传说、习俗和诗歌

📅 07-10 👀 8156
2004年世界女足四国赛介绍
bt365体育在线官网

2004年世界女足四国赛介绍

📅 06-30 👀 2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