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乳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
为碳酸盐类矿物钟乳石的矿石。采得后,除去杂石。粗如酒杯的称钟乳石;细如管状的称滴乳石。
【原形态】
为方解石类中的一种钟乳状的集合体,呈圆柱形或圆锥形。常见于石灰岩山洞中。系含碳酸钙的水溶液从岩石裂隙漓下,经水分蒸发后淀积而成,自上向下逐渐增长,倒垂于洞顶。
【生境分布】
产广西、广东、湖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山西等地。
炮制
钟乳石 洗净,砸成小块,干燥。
煅钟乳石 取净钟乳石块,置坩埚内煅红,取出放冷,碾细。
【性味与归经】
甘,温。归肺、肾、胃经。
【功能与主治】
温肺助阳,平喘,制酸,通乳。用于寒痰咳喘,阳虚冷喘,腰膝冷痛,胃痛泛酸,乳汁不通。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3~9g,先煎。或入丸、散。
性状
①钟乳石
呈圆柱形或圆锥形,大小不一,长5~15厘米,直径2~7厘米。表面白色、灰白色或灰褐色,粗糙凹凸不平。质坚而重,断面较平整,洁白色或棕黄色,中央多可见一圆孔,圆孔周围呈多数圈层。气无,味微咸。滴加稀盐酸则产生大量气泡。以色白、有光泽者为佳。
②滴乳石
呈笔管状或圆柱状,中空,稍弯曲,长3~5厘米:直径1~1.5厘米,管壁厚约1毫米。表面乳白色或灰黄色,多半透明,粗糙或稍光滑。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具玻璃光泽,空洞较大,有的可见环形层次。气无,味微咸。以色白、有光泽者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