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一开始就来了个下马威,6月全国多地温度破纪录超40度,各地都开启烤、焖、煎、焗模式,遇上下雨的那就是清蒸、白灼,总结起来也就是三个字:
扌丸 、、、、亻匕了!
戴口罩下半边脸全是汗、晒太阳排队做核酸感觉快被烤化了……但如果不提醒你可能还不知道:三伏天这才开始呢,真正的桑拿天还在后头!
说到这小编不禁想吟诗一首:
而除了热之外,三伏天也是疾病高发期。因为很多人忽视了一点——三伏天虽热,但不注意保暖就易生病。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火辣辣的三伏天养生季!
一、
伏天未至,高温已致死多人
最近大家不管去哪,出门遇见的都是“熟人”,因为走到哪里都是火��焰��山��。
河南热成了“可南”,郑州热到40℃,网友挑战太阳下炒菜;
重庆高温达特重等级,毒辣的太阳能辣过火锅;
江浙沪热成“灴烲炉”,包邮区热成保熟区。超40℃高温在上海149年的气象记录里只出现了7次!
截至7月12日,高温事件已持续30天,影响超9亿人。全国71个国家气象站最高气温破历史。世界气象组织宣布:今年6月是有记录以来全球第3热!
40℃高温超长“待机”已经吓人不浅,而三伏天才刚刚落地,热上加热的天气可能还在后面。
1
为什么三伏天更热?
夏至之后白天长黑夜短,地面吸收的热量远远大于散发的,且三伏天时热量达到最大,因此这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古代三伏天没有空调和电扇,可比现在难熬多了。而且冰在古代是珍稀之物,只有近臣才能领到。就像电视剧《梦华录》中,冰被冰井务监管,非常稀缺,平民百姓想买冰降温也很难。
那现代有冰有空调就不怕热了吗?恐怕更可怕的还在后头——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2021年发表一项研究认为:若气候变化不能得到有效缓解,到2100年,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夏天将长达6个月,而冬天则会缩短到只剩2个月。
热
热、热
热、热、热
突然不想活到100岁见证历史了
2
热到一定程度真的会「要命 」
就算在今天,天热依旧是个很棘手的问题,甚至依旧会“要人命”。
每年都有人因重度中暑去世,这是因为温度过高时人体脱水、产热和散热平衡严重失调,导致体温过高超40度,出现蛋白酶失活、器官“失控”等一系列危及情况。
比如重度中暑中的热射病就是身体核心温度过高导致器官受损,器官像“煮”过的一样,死亡率高达70%~80%。
天热甚至还会导致自杀率上升。斯坦福大学的研究组在Nature分刊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气温每升高一度,我们的自杀率就会直接上升,就算空调也阻止不了自杀。
翻译一下大概就是:地球在升温,我们在升天!
二、
天热就该解暑?不知防寒小心生病
天热该降温没错,但三伏天里防寒和解暑同样重要。这里的防寒当然不是说你出门晒太阳的时候,而是你24小时吹空调、狂吃冷饮的时候。
三伏天不仅是你热,血管也很“热”,所以它会切换为扩张模式。这时候一旦受凉,“寒气”更容易入侵。
但没有雪糕的夏天是不完整的
而这恰巧是被很多朋友忽略掉的:空调开更低、爱吃冷饮、洗凉水澡……很多降温过度的行为都给了身体受凉的机会,无形中被“寒”所伤。
1
中暑后,不要极速降温
就拿夏天常见的中暑来说,中暑之后空调立即开很低、喝冰水很可能“一热一冷”导致出现畏冷、发抖、感冒等情况。
你说什么?冰箱里信号不好
因为扩张的毛孔迅速收缩,会导致排汗和散热功能减弱;脑部血管迅速收缩也会引起大脑供血不足,这些反而会加重中暑症状。
2
降温,风扇要比空调好
开空调降温是很舒服,但不要忽略了:人自身也是有“降温”系统的,那就是——排汗。
别离我这么近~
排汗是身体在“自我降温”。但空调房待久了,流汗太少,人体的温度调节能力也会降低。随之中枢调节能力下降,小病小痛都扛不住了。
所以空调不能24小时吹,温度也不要低于室外8℃,开一会关一会,同时开窗保证空气流通。
3
消暑,温水澡胜过凉水澡
满身大汗洗个凉水澡,岂不是透心凉、心飞扬?
但实际上,这时候除了凉水带走的那部分热量之外,身体反而散热减少,产热增加了。
因为凉水一浇,皮肤表面降温导致毛孔关闭,血管收缩,体热无法散出。而且还会给大脑传递一种环境变冷的假象,唆使大脑产出更多的热量。
所以如果为了降温,洗凉水澡不如洗温水澡,温度最好与皮肤温度接近,35—37度即可。
4
三伏天做这些才养生
除了规避以上误区之外,高温的三伏天比较特殊,我们也要额外多注意一些小习惯,帮助身体“健康降温”。
三、
抓住三伏天,也能把病治
传统中医认为:一年四季中,最能把身体的寒气排出来的机会就是三伏天。
因为“热在三伏”,此时自然界和人体的阳气都达到最高。人体经脉气血运行充盈,毛孔张开,有利于药物吸收。
其中“冬病夏治”就是指对于那些受寒会加重的疾病,在夏季这一病情相对缓和的时机进行调治和补养,达到“未病先防”的作用,把冬病之邪消灭在蛰伏状态。
1
这7类病,最适合夏治
“冬病夏治”虽然历史悠久,但不是什么病都能治,对这7类病的效果是最好的:
妇科病
风湿类疾病
过敏性疾病
骨伤类疾病
胃肠道疾病
呼吸道疾病
亚健康状态
需要的朋友点击大图查看������
但冬病夏治不是包治百病,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