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的模仿与微创新——《腾讯传》读后感(一) 最近读完了吴晓波的《 腾讯 传》,有些心得,想跟大家分享分享。这里准备写两到三篇系列文章,说说书中和我理解的腾讯。有人说...

腾讯的模仿与微创新——《腾讯传》读后感(一) 最近读完了吴晓波的《 腾讯 传》,有些心得,想跟大家分享分享。这里准备写两到三篇系列文章,说说书中和我理解的腾讯。有人说...

来源:雪球App,作者: 列文,(https://xueqiu.com/6583865338/196093476)

最近读完了吴晓波的《腾讯传》,有些心得,想跟大家分享分享。这里准备写两到三篇系列文章,说说书中和我理解的腾讯。

有人说腾讯只会模仿,QQ模仿的是ICQ,微信模仿的是kik,QQ秀和QQ空间模仿的韩国的某社交平台,游戏就更不用说了,这几年火得一塌糊涂的王者荣耀模仿的DOTA。因为模仿的缘故,很多人对腾讯嗤之以鼻,但实际生活中,方方面面又离不开它。

马化腾曾说过:最聪明的方法是学习最佳案例,然后超越。其实模仿一直以来就是腾讯的竞争手段,我觉得只要不涉及侵犯知识产权,大可不必过多谴责。这里反而我们要仔细思考一下,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模仿,偏偏只有腾讯一家做了起来。我想其中的原因就在马化腾说的“超越”二字。而马化腾说的“超越”其实就是腾讯的产品微创新能力,以及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思维。

就拿QQ来说,当时国内模仿ICQ的有三家公司,但它们要么没有重视,要么没有能力经营这个产品,把这片蓝海拱手让给了腾讯这家小公司。但仅仅这样,腾讯就能做好这个产品吗?当然不可能,关键还在于腾讯后面所做的事。

腾讯在模仿ICQ之初就问了自己一个问题,既“我们的用户在哪里上网?”在1998年的美国,个人电脑已经很普及了,ICQ可以把朋友列表和用户内容储存在电脑上。但在中国不行啊,因为当时大多数国人没有个人电脑,他们多是在网吧上网。因此,如果QQ也把朋友列表和用户内容储存在电脑上,那么当上网的人换一台电脑,原来的内容就都不见了,非常不方便。所以QQ把朋友列表和用户内容从客户端移到了后台的服务器,从此避免了内容丢失的烦恼。

在软件体积上,当时ICQ有3-5MB,现在看起来不大,可在当时是一个不小的软件。因为当时中国还是拨号上网,网速非常慢,普片带宽就在14K、28K,最快的54K下这个软件都至少要一个小时。所以腾讯在开发QQ时就考虑到了中国国情,特意把它制作的非常小巧,只有220KB,在一般网吧下它只要5分钟,非常方便。

再比如在用户头像上,ICQ都是统一的,而QQ则让用户可以选择唐老鸭、米老鼠、比卡丘、大力水手等等卡通形象。这一创新让用户能展现自己个性,深得用户喜爱。

我们可以看出,腾讯的这些微创新不管是把朋友列表和用户内容移到后头还是压缩软件体积,出发点都是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思维。腾讯的这些创新都不是什么技术性突破,而仅仅是对用户体验的一些思考与反馈。腾讯在QQ上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用户能够更好、更方便的使用这款软件。在后面的十多年,QQ先后迭代了100多个版本,QQ的使用人数也从最初的几百人增长到几亿人。这正是市场对腾讯“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思维的最好反馈。

当然在“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思维上面,腾讯也失手过。如在腾讯第一次代理游戏时,由于缺乏经验和用户思维,选择了《凯旋》这款对电脑和网络要求太高的游戏,导致玩家不能流畅的玩这款游戏,最终这款游戏成了叫好不叫座的鸡肋产品。腾讯也因此错失游戏市场多年,以至于后来只敢从棋牌类小游戏起步。

正因为腾讯在“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思维上有过得失,腾讯才知道此中的珍贵。正如书中说的“马化腾是最能站在用户角度毫不妥协的人,并始终保持着这份“固执”。”固执于“用户思维”就是腾讯的企业文化,正因为这种文化的存在,腾讯才能开发出一个又一个看似模仿,实则创新的产品,才能几十年常青。$腾讯控股(00700)$ @今日话题

🌸 相关推荐 🌸

2025年生日蛋糕,我该选哪一个? 1磅的蛋糕有多大?
bt365体育在线官网

2025年生日蛋糕,我该选哪一个? 1磅的蛋糕有多大?

📅 09-06 👀 986
恁娘較好
365bet足球论坛

恁娘較好

📅 07-10 👀 8443
如何推广APP?推广APP有哪些方法?
外勤365下载安装版本

如何推广APP?推广APP有哪些方法?

📅 08-10 👀 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