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評價
4月7日,毛遠新兩次向毛澤東匯報情況。聽取了匯報後,毛澤東同意公開發表《人民日報》記者關於事件的所謂「現場報道」[4]。
4月8日,《人民日報》工農兵通訊員姚文元[4]發表文章《天安門廣場的反革命政治事件》(文章署名:「本報工農兵通訊員 本報記者」),姚文元亦因此被民眾稱為「戈培爾編輯」。[32] 文章寫道[24]:7。
四月上旬,在首都天安門廣場,一小撮階級敵人打着清明節悼念周總理的幌子,有預謀、有計劃、有組織地製造反革命政治事件。他們明目張膽地發表反動演說,張貼反動詩、標語,散發反動傳單,煽動搞反革命組織。他們用影射和赤裸裸的反革命語言,猖狂地叫囂『秦始皇時代已經過去』,公開打出擁護鄧小平的旗號,喪心病狂地把矛頭指向偉大領袖毛主席,分裂以毛主席為首的黨中央,妄圖扭轉當前批鄧和反擊右傾翻案風鬥爭的大方向,進行反革命活動。
4月18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天安門廣場事件說明瞭什麼?》,將參加該運動的群眾定性為「一群反共、反人民、反社會主義的反革命分子」,稱鄧小平是「這些反革命分子的總代表」、「右傾翻案風的總後臺」,「從清華少數人的誣告信,到天安門廣場的反革命政治事件,都有深刻的政治背景和階級根源,其源蓋出於鄧小平」[30][24]:7。
4月28日,《人民日報》發表梁效文章《鄧小平與天安門廣場反革命事件》,寫道:[33]
天安門廣場反革命政治事件的出現,不是孤立的、偶然的,完全是有預謀、有計劃、有組織的。它是當前兩個階級、兩條道路、兩條路線尖銳鬥爭的一個突出表現,是黨內資產階級反革命猙獰面目的一次大暴露,是鄧小平大刮右傾翻案風、極力推行修正主義路線的必然結果,是腐朽沒落的資產階級垂死掙扎的一場表演。……這次天安門廣場的反革命政治事件,是以鄧小平炮製的『三項指示為綱』的修正主義綱領為旗幟的。……他們的真實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復辟資本主義。……原來他們所說的「四個現代化日」,就是紅旗落地、資本主義復辟之時!
5月18日,《人民日報》刊登梁效文章《黨內確實有資產階級——天安門廣場反革命事件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