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搜索 本网搜索
投稿邮箱:pinganchengdu@sina.cn | 线索提供:028-61880713  
首   页 | 成都头条 | 高层声音 | 政法要闻 | 图说成都 | 法治视频 | 热点追踪 | 平安成都 | 基层在线 | 法治成都 | 大 调 解
执法监督 | 法治时评 | 理论前沿 | 五个过硬 | 法文化 | 交流互动 | 专题报道 | 纪录在案 | 剑胆琴心 | 天府长安 | 四川长安网
网群: 新津 邛崃 双流 简阳 武侯 锦江 青羊 金牛 成华 高新 龙泉驿 青白江 新都 温江 彭州 都江堰 崇州 金堂 郫县 蒲江 大邑
您当前的位置:bt36体育投注平台  >  法治时评
民俗怎样与法律兼容?
www.sichuanpeace.gov.cn 】 【 2017-07-07 10:32 】 【来源:四川法制报】
  倪弋

  近日,有媒体报道:河北赵县一名制作“古火”烟花20余年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因在居民区非法制造烟花,被法院以非法制造爆炸物罪判处有期徒刑4年6个月。

  非遗传承人因传承非遗而获刑,往深了看,这折射出法律秩序与传统民俗之间存在的矛盾冲突。如果这一事件的法律逻辑成为常态,那么一批类似非遗项目都可能遭遇同样问题。

  难道法律秩序与传统民俗只能非此即彼么?法律对烟花爆竹等爆炸物的严控,旨在营造更为安全稳定的社会秩序。而传统民俗则是充实文化生活、丰盈精神情感的良方。究其本质都是为了人们更好地幸福生活,两者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并不存在冲突矛盾。

  非遗传承人之所以获刑,根本原因在于违反了法律的相关规定。倘若行政部门能做好调查工作,加强服务引导;司法部门能做好宣传工作,把问题想细一点、把工作想早一步,事情的走向也许就会完全不同。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未雨绸缪的普法宣传,要让群众能够了解相关规定,知悉可能存在的违法责任和法律风险,才能将矛盾止于发端。

  积极回应现实变化、破解现实难题,是法律不断完善的应有之义。不妨在立法中,针对烟花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出台、完善涉及具体适用的法律解释。与此同时,公众在参与民俗活动时,也应增强法治意识,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确保民俗活动的合法性、安全性。只有在法律的规范和引导下,传统民俗才能不断发扬光大。
编辑:李亚玲
点此返回bt36体育投注平台首页
相关新闻
法学专家聚首 共商法律实证发展   2017-07-04 09:29:53
网络直播进大厅 助力法律援助服务   2017-06-28 11:08:41
新津县司法局:优化法律服务 助力“南拓”发展战略   2017-06-28 10:10:55
我省法律援助理论研究征文评选启动   2017-06-28 09:29:54
试点“社区法律之家” 实现精准优质服务   2017-06-23 15:20:01
 
bt36体育投注平台简介 | 版权声明 | 投稿须知 | | 联系电话:(028)61880713
蜀ICP备13011412号-4 bt36体育投注平台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锦城大道366号